《紅樓夢》賈府當(dāng)家人史氏太君出身侯門,史家世襲三代,乃鐘鳴鼎食簪纓之家。
書中二十回,一句“史大小姐來了”,湘云甫出場。這位襁褓之間父母違,叔嬸養(yǎng)大的侯門千金與林黛玉式悲春傷秋迥異不同。
寄人籬下,卻開朗自信。
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纖纖弱女實(shí)乃閨中丈夫。
曹公不吝贊美“好一似,霽月光風(fēng)耀玉堂。
磊落爽快,才思敏捷。鶴勢螂形與寶玉似孿生子。放在當(dāng)今也是頗具男子英氣的可愛少女。
紅樓夢中人,她最遠(yuǎn)離情愛癡纏。心無掛礙,自得自在。
書中二十二回,寶玉本意調(diào)解湘云與黛玉,免生嫌隙。孰料卻二者俱得罪。
二人嗔怒之詞各別,頗有意趣。
湘云說“這些沒要緊的惡誓、散話、歪話,你說給那些小性兒、行動愛惱、會轄治你的人聽去!別叫我啐你。
黛玉道“說我小性兒,行動肯惱。怕他得罪了我,我惱他,與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與你何干?
一個就事論事,一個就事論人。誰有情誰無意,聽問便知。
對比黛玉動輒情探寶玉,反襯湘云瀟灑無畏。
這世間情緣早有份定,你儂我儂未必終成眷屬,驚鴻一瞥許就緣定一生。
鏡中花,水中月,心事終虛化。是因“”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
湘云詠《白海棠》中,“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墻角也宜盆”正是喻困頓中開出花,樂觀頑強(qiáng)的自己。
黛玉多愁小性,寶釵清冷自矜 ,唯湘云大說大笑 ,想來寶玉與她在一起時才最輕松快樂。
只是此情無關(guān)風(fēng)與月。
上天匹配給她的是另一位才貌仙郎,后人考佚是衛(wèi)若蘭。書有《因麒麟伏首雙星》章回,曹公雖未明示。想必夫君定是公子世無雙的謙謙君子。
“博得個地久天長。準(zhǔn)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也是曹公對這個霽月光耀,琉璃璨燦美好女子的深切祝福。
卻終究云散水凅,幸福若朝露般轉(zhuǎn)瞬即逝。
紅樓后四十回,湘云夫君英年早逝,青春年少的她卻執(zhí)意守著。擁有過最愛的人,最美的情,此生無悔。
剎那芳華,一生堅(jiān)守!
紅樓十二釵史湘云曲名《樂中悲》,最后一句是“這是塵寰中消長數(shù)應(yīng)當(dāng),何必枉悲傷!”
這個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霽月光風(fēng)的女子終究還是為情所困,對比從未得到,得到又失去更令人難以釋懷。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情不知所終, 一往而殆。
雖 塵寰此消彼長,這世上又有幾人能真不必枉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