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陰云似乎就要過去,影院飯店市場景點都在逐步開業中,隔壁小區的檢查點已經撤了,我家小區的還沒有撤,但不再測體溫了。一切都在向好,但真的絕對安全了嗎?前些日子國外回來的人并沒有強制隔離,有些病例會有返陽,還有人的潛伏期長到將盡一個月,在我看來并沒有到可以放心大膽回到以前生活狀態的時候。
櫻說要去批發市場給孩子買襪子,我們說不安全,封閉環境最危險,她放棄了,改為網上購買。我們的觀點一致,這一年都不會去封閉的地方買東西,一切都網購。今年將是實體店的寒冬。
這兩個月想過的事比過去十年二十年想過的都多,人思想和觀念的進步從來都不是線性的,很多時候是階梯式的。最深廣的不是海,不是宇宙,是思想。
2020的后續將如何發展?這是個迷。疫情?美元?房價?匯率?沖突?最切身的,房價會跌嗎?答案幾乎肯定的,因為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哪種方式?直接價格落下,還是除了房子其它價格全部上漲?一切其實都和我們小老百姓息息相關。是幸還是不幸呢,我們親眼見證這樣的風起云涌。
網購了消毒濕巾,免洗消毒洗手液,還有口罩,濾片,為孩子開學預備著,為將來可能的變化準備著。
一切都還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