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發感覺,寫作這件事,并不在寫上,而在真切的思考和感受,這要么是腦子的工作,要么是心靈的工作,如果有獨立的思想,敏感的心靈,那么寫出來,只是水到渠成的事,表達的風格可能有差異,有的人的文字充滿了想象和靈性,有的人的文字平白樸素,只要是表達得清晰曉暢,我覺得都是一種美。
自從加入心靈自由寫作群以來,坦白地說,我從未做到書上要求的,給自己一個固定的時間,10分鐘,20分鐘,30分鐘都可,只是一個要求,就是一旦開始寫,就不要停。10分鐘寫出500字,這樣的速度,我從未達到。
寫日記還行,真正的寫作,誰有功夫和興趣關注你個人的芝麻蒜皮的小事呢?今天,覺得自己擔心的那一天終于來到了,就是乏善可陳,什么也不想寫,什么也寫不出來,盡管過去學生時代的寫作經常被當范文,但是我從未覺得自己是個擅長寫作的人,兩節作文課,前一節我幾乎都是在兩眼發直,抓耳撓腮,左顧右盼中度過,第二堂課到了不得不動筆的時候,迫于時間壓力,只好不管三七二十一瞎寫一氣,什么草稿啦,提綱啦,這些被老師推崇的方法我都用不上,因為時間緊,就這么湊合著,每次都覺得是應付了事,居然下次點評時還能被當了范文,其實很久以來我都不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明明沒覺得自己寫出了什么花來,為什么成績到還不錯。直到談了戀愛,收到當時男友后來老公(某名校純理工男一枚)的來信,洋洋灑灑5,6頁信紙,每次都看得我痛苦不堪,愣是不太能讀下去,再后來有一次意外發現了他中學的作文,讓我笑掉大牙,這才隱隱覺出,那我的作文,確實比他的好一些。印象中高考時我的作文也是倉促完成,由此,每每尋思,是不是高考閱卷時排我前面的考生跟他的水平差不多,所以兩相襯托,老師給我的作文意外地打分高了一些?不管怎么說吧,我對寫作這件事,是喜歡,但不覺得擅長。
越發感覺,寫作這件事,并不在寫上,而在真切的思考和感受,這要么是腦子的工作,要么是心靈的工作,如果有獨立的思想,敏感的心靈,那么寫出來,只是水到渠成的事,表達的風格可能有差異,有的人的文字充滿了想象和靈性,有的人的文字平白樸素,只要是表達得清晰曉暢,我覺得都是一種美,就像《24詩品》所呈現的,美有不同的風格,“荒荒油云,寥寥長風”的雄渾是美,“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的沖淡是美,: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的纖秾是美,”太華夜碧,人聞清鐘“的高古也是美.....
所以關鍵,還是要訓練思考力和感受力,這兩點,恐怕才是寫作的源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