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苗菜的營養(yǎng)價值什么的我就不說了,我只知道很多人喜歡吃豆芽,很多人擔心外面買的豆芽用了什么危害健康的藥水而不敢買豆芽,很多人研究了各種各樣的方法自己發(fā)豆芽。
我也是愛吃豆芽的,我又是愛折騰的,所以,我研究怎么自己發(fā)豆芽已有三年啦!現(xiàn)在,我終于可以隨心所欲發(fā)各種豆芽,三天兩頭就能炒上一盤。而這方法,真的非常非常簡單,又非常非常省力,我很愿意把它分享給各位親們。
剛開始冒出自己發(fā)豆芽的念頭時,我當然是到淘寶買了一個上圖這樣的豆芽機。可是它吧,看著很是高大上,用起來卻十分麻煩。尤其是天熱時,尤其是發(fā)黃豆芽,那真是每次必爛的節(jié)奏啊!
因為它需要每天換水,換水很麻煩,機器要斷電,每次還要清洗,稍微馬虎點,它就爛給你看。氣溫高的時候,一天換一次水都不夠,換水次數(shù)多了吧,豆芽見光還發(fā)綠,所以后來我就開始嘗試別的辦法。
我看到微信朋友圈中有人用雪碧瓶發(fā),我也試過多次,因為效果不好,圖片就不發(fā)了。
它的方法也還算簡單,就是把雪碧瓶上口剪成廣口,下面扎了很多小洞,綠豆洗凈泡一天后放入,放在黑暗處,每天澆水四五次,長得擠滿瓶時就可以收割。
這方法是還算不錯,但有幾個缺點,一是受氣溫影響大,冬天是很難發(fā)出的,二是只能發(fā)綠豆芽,而且長的豆芽比較少,大部很短,如果發(fā)黃豆芽,那就還是一個字:爛!爛!爛!
在嘗試了多種容器,用了各種各樣的加壓方法后,我在淘寶發(fā)現(xiàn)了下圖這個寶貝。
它挺漂亮的吧?是不是像藝術(shù)品?
發(fā)明它的人還真是有點意思。它就是個底部向上兩厘米處有一個漏水孔的陶瓷罐,可是用它發(fā)豆芽還真不賴!當然,親們也別忽視了罐中一粒粒紅色的小東西,它叫麥飯石粒,是一種石頭粉末經(jīng)機器壓制而成的,制作它的過程我猜想類似于制作瓷器吧。
麥飯石粒既方便濾水,又有儲水功能,還解決了豆芽需要一定壓力才能長得粗壯的問題。而且,我百度了一下麥飯石的功能,發(fā)現(xiàn)它還是凈水器的用材之一,有凈化水質(zhì)的作用,這就讓我對它更是青睞了。
用這套工具發(fā)綠豆芽,像現(xiàn)在這樣氣溫在二十度左右的情況下,只需要五天。方法是把麥飯石顆粒先洗干凈,在瓷罐里鋪一層,鋪到漏水口高度就可以。然后在上面鋪一層洗凈的綠豆,記住是鋪一層哦,千萬不能堆起來,要堆起來了發(fā)的豆芽就會很短,讓你知道多放也是白放。真的是沒多少粒的哦,看圖片就清楚,可是它能炒第一幅圖上這樣一盤。所以說芽苗菜不但營養(yǎng)可口,確實還經(jīng)濟實惠吧?
這種方法都不用浸泡豆子,洗凈直接鋪上就行,不過,明顯的壞豆子要剔掉,這個也很容易,畢竟每次只要用一點點豆子。鋪好后在綠豆上再鋪大約十厘米厚的麥飯石粒,然后吧,我把它放水池邊上,每天起床澆一次水,做中飯做晚飯各澆一次水,睡覺前再澆一次水就ok啦!
這樣發(fā)豆芽真的夠簡單夠方便吧?每天澆水時,看著麥飯石慢慢地往上長,一直長到和罐口平,那心情真的也是無與倫比哦!
然后就可以收割啦!倒出來的那一刻,是不是充滿了豐收的喜悅?而且,不但是最容易發(fā)的綠豆芽,那難發(fā)的黃豆芽,過程也是一樣!而且,我還嘗試了其它各種豆子。悄悄告訴大家,紅豆芽就別試了,又細又不好吃哪!蠶豆芽不錯,炒好后有不遜于炒青蠶豆的味道。花生芽也很好,特別粗壯有力,看了就讓人賞心悅目。
就是這蠶豆吧,太大了,我這小罐中真發(fā)不了幾顆。再買幾個罐?不,不,不,一百元一個呢,我可舍不得,再說,物以稀為貴,家里放幾個這樣的罐子就不好看啦!
沒關(guān)系,我有辦法。二姨我擅長廢物利用。瞧這紫砂容器,那是我一個壞掉了的電燉鍋。壞掉時我就有先見之明,外殼扔了,內(nèi)膽我可留著呢。我在底部弄了個洞,話說弄這洞還真有難度,我確實有耐心,我是拿鋸條鋸出來的哈,它還驗證了一個真理,那就是只要工夫深,鐵棒磨成針哦!
閑話少說,上圖!
這大家伙,發(fā)綠豆、黃豆的時候夠炒兩盤,發(fā)蠶豆芽也能炒一盤了。怎么樣?各位親看了是不是也心癢癢?那就有廢物的找廢物利用去,找不到的上淘寶去啦。順便說一下,麥飯石粒淘寶單獨有賣,另外木桶花盆什么的只要有蓋有漏水孔,也都可以將就用。
當然,重要的事情還有一個,那就是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靠自身哦。這種方法確實是好,但是如何從石子中很快地將豆芽挑出來,如何將用過的麥飯石粒快速地淘洗干凈,還有冬天的時候如何對陶瓷罐進行加溫,我就不一一細說了,因為再多說,將又成一文啦!
我相信,只要有心,凡事多動個腦子,什么事情都能越做越好越做越方便的。最后祝愿喜歡吃豆芽的親們都能三天兩頭吃上自己發(fā)的健康豆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