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和室友們談起畢業后的走向,感觸良多。可能是正處于彷徨的年齡,我們每天的想法都在變。今天還在為出國讀研找機構而苦惱,明天就會在現實面前低頭選擇畢業即工作。因為年輕,我們心中有更多變化,我們面前有更多選擇,這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我們想的不管多離譜、亦或多現實,都會在思想的指引下,由行動護航抵達目的地。但是,問題在于思想到底有多遠呢?這個狀態又會堅持多久呢?對于畢業后的發展,其實無非就是工作與繼續讀書兩種,但說的容易,利弊難分的狀況下,我們又會如何抉擇呢?
1.大學畢業后,我該選擇怎樣的工作呢?
大學期間,處于“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狀態,對社會抱有許多憧憬,所以我們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什么樣的公司會選我,我應該有什么能力以勝任工作。反而,更多的是從自身出發,考慮自己想選怎樣的工作。這個想法并不能說是錯誤的,只是說還夾雜了一些幻想。找到自己愛好的職業固然很好,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最終還不是敗在了現實面前。有句話的確說的很對,如果你連溫飽都不能解決,何談理想?
現實面前,我們都是奴隸,任它鞭打,被迫屈從。
只有你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達到一定層次的經濟富足,才有思考理想的可能。
提到理想,是放棄還是繼續追求呢?在我看來,放棄和堅持并不一定是反義詞。短時間的放棄或許是為了更好的堅持。即短時間的屈從現實,等到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社交經驗再去逐夢,不僅是更好的堅持,更將擁有一種如虎添翼般的能力。
無論任何工作,從來都不是一件壞事,你總能學到點兒什么,只要你用認真的態度面對。工作中學到的知識,實踐的經驗,與校園生活不可同日而語。早些工作,并不是一件錯事,它讓你更早的接觸社會,變得成熟。盡管沒有更體系化的教學知識,但實踐足夠豐富你的閱歷,讓你更加強壯。工作之后,你才會知道是否能在物質和精神上獲得滿足,是否還想有所改變。但重要的是,
一旦下了決定,那就這樣走吧,不要停滯不前,年輕的我們經得起嘗試。但是,若在決定中躊躇不前,做好決定仍思前想后,不用盡全力,那恐怕是在蹉跎時光。
2.如果繼續讀書,那是在國內考研還是國外呢?
現在,中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海龜”。他們可能是由父母出資完成學業,亦或是通過拿獎學金、自己打工的方式掙錢完成學業。國內外的研究生,也是各有利弊的。
作為國外研究生,首先要去適應生活,獨立自主是很重要的,否則怎么在異國他鄉捱過好幾年?其次再是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學習國外的新思想。國外向來強調素質教育,喝幾年洋墨水,對思維方式和時間操作能力或多或少會有提高,出國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視的。
而作為國內研究生呢,只需要通過考試來進入學校,省去了申請國外名校的繁瑣。在知識方面,也不會有太大差異。而且并不是說讀研期間就沒有去國外交流的機會,所以作為一只考研狗,是更喜歡國內研的。
對于研究生的認識,不是很充足,僅是個人想法,望指證!
生活的磨難總是在來的路上,舒服的路是留給無所求的人的。既然做出了選擇,那就這樣走吧,不要因為害怕路上的聲音,就放棄,別讓時光虛度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