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隔壁床上躺著,老妹突然蹦出一句疑問:“媽媽,為什么生孩子那么疼,大家都要生呢?!”(也許是最近親戚來的比較多,大家叨叨多了,有感而發。)
媽媽思考了一下說:“如果沒有孩子,人生還有意義嗎?!”
我禁不住反駁:“可以過自己的生活啊。”
媽媽說:“兩個人哪有勁,遲早會膩。”
我說:“那你可以過自己的生活啊,非得纏著男方嘛?女人,除了老公,孩子,還有朋友,事業,興趣愛好啊。”
愛情都是有保質期的,所以才會有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說法,但是,其實我并不是很贊同這句話,因為我覺得大家都是本末倒置了,本來兩個人在一起時相互吸引的就是對方的某種品質,長期相處后,更應該將對方的品質放大,以及延續到其他品質,日子該是越過越好的,又怎么會是“當初我腦子被驢踢了,覺得她是呆萌,后來才是覺得是太蠢了;以前覺得他脾氣好,現在覺得太懦弱了……”
相處是需要藝術的,如果一直粘著對方,自然是容易煩膩,人的本性就是這樣,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情去做,如果你的人生只剩下一片小小的角落,那你的視野也只能見到這么一小片,你的知識見解也只能是這么一小片,那你的命運也只能是這么一小片了,不知道別人會怎么樣,反正我會被逼瘋。
就像是一個幼稚小屁孩兒,他很喜歡看電影,我認識的人中,喜歡看電影的也不少,但是像他這種癡迷的真的是——活久見。
怎么個癡迷法呢,在我的印象里,他每天都會去看電影,而且手機里下載了各種電影,別人大多數結伴去,他是有人去就去,沒人自己去也怡然自得,而且什么電影都看,什么愛情片,戰爭片,搞笑劇,來者不拒……
今天他跟我說他又要去看電影,我實在憋不住了,就一股腦把心中的疑問拋了出來:
“喂,你到底為毛那么愛看電影啊?!”
我本來想的是,他會和我說什么,演員的演技很好啊,大片的制作很震撼啊,劇情編排很緊湊啥的,正當我準備好小板凳,洗耳恭聽時,他悠悠的蹦出了一句:
“我自己沒意思,得找點事干……”
哇偶,好強大的理由呦,嚇得老子雞腿都掉了,真的是毫無反駁之力,給你鼓個掌吧。
我繼續說:“除了看電影,你還可以看書,打坐,爬山,遛彎,或者站在你家窗前去欣賞那美麗的風景……”
他無比震驚,秒回:“我自己爬山,自己遛彎啊?!”
“那怎么了,我在家時,經常自己去遛彎,有時候還去墳地呢。”
他更加震驚,說:“好樣的,怪不得你沒人娶。”
我噗一下笑了,因為貌似不止一個人這么說過了,也許我太喜歡獨處了吧。
在別的女生討論要怎么脫單時,我大多數在抱著雜志啃。
有個人問我送女生禮物送什么,他送了一個手鏈,我說還不如送本書。
記得當初一個男生跟我抱怨老婆太粘人,我直接說我自己經常去小樹林晃悠,他驚訝的下巴都掉下來了,估計通過我覺得她老婆起碼還算正常,日子還能繼續哈……
雖然,他們說的也有理,但是我還是不會輕易放棄我的思想,我從不覺得獨處有什么不好,如果身旁有人,你總要在乎他的感受,陪他嘮嗑吧,自己就沒事了,可以讓思想天馬行空的遨游,還不用擔心會受到干擾。
當然,我也不是宣揚什么女生就不需要男人了,男生還是有用的,比如干點重活,倒個垃圾……
哈哈哈……
開個玩笑。
我只是覺得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而這一片凈土,是不容許他人踏足的,只是屬于自己,屬于自己一個人的角落。
而且是每個人都會有這樣一片不容他人踏足的領地,所以,我認為,無論和誰相處,即使是再親近的關系,哪怕是老公,孩子,都不要突破這個界限,距離產生美嘛。
所以,兩個人很美好,但是相處是需要藝術的,需要用心去經營,有時候累了,不妨停下腳步,先找到自己,回歸本真,一個人也很自在啊。
我很喜歡一本書的書名《兩個人很美好,一個人也自在》,介紹是我們都著急去愛別人,卻忘了停下來去愛自己,我理解的愛自己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把自己的人生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說白了,就是——我的偶像是我自己。
如果不愛自己,又為什么要求別人來愛你呢?!我一直覺得人最美的時刻是認真的時刻——認真工作,認真學習,認真生活……
我要加一句,認真去愛,尤其是愛自己!!!
ps:不得不加個番外了,這個小屁孩本來不想自己去看電影,經過我老阿姨式的無窮叨逼叨,給他講道理,獨處的各種好處,把他念叨的痛苦萬分,最后無奈的跟我說,你不要說了,我已經決定自己去看電影了。后來又跟我說我,我已經聽從您的吩咐,在XM孤零零的等著看電影。哈哈哈……我484做錯了神馬?!他還是個孩子啊,我要不要這么摧殘祖國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