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初中畢業(yè)。中考分數(shù)距本縣最好的高中還有6分之差,爸問我,是上師范還是高中?師范每年學費5000,(1999年的錢啊,真的是值錢啊!那是我爸大半年的工資。)連讀五年,然后就可以工作啦!女孩子嘛,穩(wěn)定就好。上高中分數(shù)不夠也要花幾千塊錢,考得好上個本科,考不好還是大專。
我不當老師!
為啥?
我沒有回答。可能長輩做什么工作,孩子就會反感再走父輩的老路。
你想干啥?
我要考高中。我要考醫(yī)科大學。(我覺得當醫(yī)生或者護士是個偉大的職業(yè),救死扶傷,白衣天使。)
當然最后那句話沒有說出口,那個時候,隱隱覺得,這個叫做夢想的東西似乎比較私人,不適合廣而告之,似乎說出來就會遭人恥笑,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
你的理科好嗎?數(shù)學,生物,化學?
我無言以對。
嗯,貌似我文科好一點。可是就算我不讀醫(yī)科大學,我還想上真正的大學。那個師范,本來是中專,最近幾年才有的小教大專班,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大專文憑。
夏天的知了吱吱個沒完沒了,我一直猶豫不決。高中要開學了,高中真辛苦!我選條好走的路吧,上師范吧!
很多人不理解,讀高中考大學不是順理成章的嗎?可是在當時的背景下,早在九十年代初,國家分配鐵飯碗,大中專就是直通車。但是,生活在小鎮(zhèn)的人們沒有想到,其實,就在1999年,高校開始大量擴招,讀大學不再是難事。我自認為逃脫了高中辛苦的學習,反而是選了一條更為難走的路。
在那個酷熱的九月,大部分同齡人進入高中,我走入了輕松的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