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憤怒的家長和學生,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你是否曾面對過一個憤怒的人?憤怒的老師?憤怒的學生?人的本能驅使著我們在面對沖突的時候,即使身處劍拔弩張的境地還忍不住做火上澆油的事。作為專業人士,教師不應該表現出這個樣子,我們應該做到處事不驚,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訓練。而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就必須讓自己具備這種素質。不過要徹底掌握這一點,需要耐心和日復一日的練習。今天,我們要教會各位老師的就是,無論別人表現得多么失控,我們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請大家先花幾分鐘時間思考下面這幾個要點。
●如果有人情緒失控,而你也一樣失控的話,就相當于火上澆油。
●如果有人情緒失控,而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他那團怒火就會慢慢熄滅。
●有人沖你大聲叫喊時,你會本能地想要反擊。
●作為一名教師,用大喊大叫來回應學生的大喊大叫是不專業的行為。
●兩個大喊大叫的人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
●作為教師,難免會有面對憤怒的學生或不冷靜的家長的時候,他們往往等著你失控,給他們的火氣加油。
●作為教師,無論如何,無論學生或家長做出什么舉動,讓自己失控都是不理智的行為。
●要想成功地應對一個處于憤怒中的人,首先要解決引發此人憤怒的根源。
你認同以上所提出的觀點嗎?我相信,不會有人反對上面的觀點,因為這幾點說的都合情合理。
現在,請看幾個有關教師如何應對憤怒的家長和學生的例子。然后想一想,哪些做法是高效的,哪些不是。
例一:有個學生不做課堂練習。教師用警告的口吻提醒他注意,結果這個學生沖老師大喊大叫:“我就不寫作業!你管不著我!”教師回應道:“我能管你,你是要乖乖寫作業還是瞧瞧我的厲害?”學生繼續:“你有什么厲害的?”教師說:“不寫作業就跟我去辦公室!”學生說:“好啊,去就去。”
例二:有個學生不做課堂練習。教師輕輕走到他身邊低聲說:“你哪里遇到問題了?需要老師幫忙嗎?你今天看起來狀態不對啊,有什么問題記得及時跟老師說。”
顯然,第二個例子中教師的處理方法更加行之有效。教師很好地掌控了自己的情緒。盡管學生沒有按要求進行課堂練習,教師依然主動施以關心的口吻,借此消除了潛在的一觸即發的爭執。即使這個學生沒有馬上就開始去做練習,在這種平和的氣氛下繼續溝通的最終效果,也會比第一個例子里鬧到不可開交的局面要好。那些在課堂實踐中按第二個例子中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教師,往往很少遇到的阻力,他們更容易說服不專心的學生把精力集中到課堂中去。
例三:一名家長怒氣沖沖地到學校質問教師。他沖教師喊道:“你處處跟哈里森過不去,我算是受夠了。他沒做錯,你憑什么懲罰他。你說他對瑪利亞說臟話,那是因為瑪利亞先開口罵他。你就是因為不喜歡他才處處跟他過不去,我受夠了!”緊跟著這名教師也提高了嗓音說:“他確實對瑪利亞說臟話了,我可沒錯怪他,所有學生都能作證,他可是當著所有學生的面說的臟話。你還不清楚他自己的問題嗎?我沒錯怪他,他做了錯事就該受罰。”
例四:一名家長怒氣沖沖地到學校質問教師。他沖教師喊道:“你處處跟哈里森過不去,我算是受夠了。他沒做錯,你憑什么懲罰他。你說他對瑪利亞說臟話,那是因為瑪利亞先開口罵他。你就是因為不喜歡他才處處跟他過不去,我受夠了!”教師用平和的語氣回應道:“史密斯太太,容我跟您解釋。咱們現在一時半會兒也無法知道哈里森究竟做了什么,沒做什么,不過您為這件事特意大老遠跑到學校來,說明你是一個負責的家長。我們教師很敬重這樣的家長。”
你覺得上面兩個例子中,哪一個更有可能贏得家長的合作,進而妥善地解決問題呢?這里并沒有涉及到什么高深復雜的理論。在應對任何事、任何人的時候,我們都要表現出冷靜、專業的姿態,這樣才能贏得對方的理解,爭取合作,進而更妥善地解決問題。如果自己都控制不住情緒發火的話,那事情肯定會往更糟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