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幾天繼續看《樹語》,還是感嘆作者可以寫出富含情感,顯得優美但又不乏厚重的文字。我想他一定是極度熱愛大自然,深深地愛著這個十幾億年前就出現的神奇物種的。
前天看到亞當在大學里上心理學課的那一部分,我居然想不起亞當是何許人。我以為前面漏看了他的故事,昨天重新又看了一下,發現原來早就看過了的。但我又一字不落地從頭看起,真正記住了他里面一句富有哲理的話:“一棵樹就是一趟從地到天的旅程。”
是呀,一棵樹,從扎根土地,開始汲取營養,開始醞釀生根發芽,然后再從土地里冒出頭,不斷的往上生長,他是經過了多少不斷向上的努力才可以長得更高更大,隨之地里的根也伸得更長。它粗大的主干、蓬勃的樹枝、葳蕤的樹葉不斷地在向上探索,就像一個旅行者,在旅途中接受風的吹打,雨的淋濕,甚至雷的霹靂,陽光時而灼熱時而溫暖的愛撫。它不停地生長,不停地接近天空。如果沒有砍伐,沒有蟲害,沒有疾病,沒有地球毀滅,它會不會能長途跋涉至月亮之上呢?
亞當是一個從小就敏感的人。他可以從榆樹,鐵木樹,梣樹,楓樹、胡桃樹上感知不同的性格;他為種下的胡桃樹沒有撕掉包裝袋感到窒息;他能從別人丟棄的廢舊垃圾中窺見大自然種種與人的聯系。雖然青春期曾短暫地誤入歧途,但最終卻憑借他與眾不同的天賦獲得了著名大學知名心理學教授的青睞,得以破格錄取進入大學學習。
看到這里,我有一絲激動,一種釋然,一種期待。因為他讓我聯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內向的人,一個敏感的人,總會有與人不一樣見解的人。不知道,他的未來能否也與亞當一樣呢?
2.
早上去江邊鍛煉的時候,特意找尋那種長了很多很多年的大樹,只可惜沒有辦法知道它們究竟長了多少年。而且以前覺得高大茂盛的那幾株榕樹,除了氣生根也有不少,但主根似乎都不夠大,一兩個人的懷抱似乎也可以抱得過來。我總是想像著,《樹語》里那長了一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的大樹會是什么樣子的呢?是不是就像《阿凡達》電影里那株可以生活著很多生物的大樹,大到很多人都沒辦法懷抱得過來。再不濟,也應該是影視劇里面原始森林中那些老得不能再老,動畫片里常常是須發皆白的老爺爺形象的那種吧。無論如何,那些枝繁葉茂的大家伙,年紀一定不會比我年輕。
在我還是年輕姑娘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同樣也是年輕小伙子的氣功愛好者。據說他每天早晨都要站在大樹下練氣功。有時候還要用雙手去盤身邊的大樹,他說是在汲取大樹的能量。那時我和我同樣年輕的好朋友,一個與我一樣對所有的事情都不以為然的女大學生,私底下嗤笑那名男生:看他那小身板,長得那么瘦,還說是汲取大樹的精華,我看是大樹汲取了他的精華才是。當然,我們根本不相信大樹有什么能量場還能發散出精華。
如今再想起來,我們是缺少對這些物種感知,更缺乏對這些比我們人類早生十幾億年物種起碼的尊重與敬畏。根據植物學家的研究,植物是有感知的,它可以能過風介,通過細菌,甚至通過鳥兒傳達信息。只是我們人類并不能直接讀懂罷了。
這么說來,植物的身邊的確是有一個強大的能量場,我那個學氣功同學的說法并不是空穴來風。最該被嗤笑的人應該是我和我的好朋友,我們是那么地無知和無畏。
“樹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它庇護、喂養和保護所有的生物,它甚至為砍樹的樵夫提供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