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五月參加活動時,認識了一位事業有成的男士。
談話中覺得這位小哥很有遠見,思想也很不一樣。做著大公司的經理,同時還開了一家青旅。
那時我心里想著肯定又是哪個高校的學生吧。
結果他只讀過專科,卻拿著比本科生高幾倍的工資。
他一點也不羞于說自己只有個專科的學歷。
想到大一時的我,覺得自己讀專科學校好丟臉,我羞于說自己是專科學校的。
所以每當別人問起我在哪里讀書時,我只會說地名,不會說學校的名字。
但在我們學院旁還有一所重點大學。
他們就會追問是不是那所重點學校啊?
我只能尷尬的搖頭說不是,低頭說我是衛校的。
身旁同學也都跟我有同樣的經歷,常用這件事來吐槽自己的苦逼。
還常常抱怨說旁邊重點大學的圖書館是一幢樓,而我們學校連圖書館都沒有,只有個很小的圖書室;
旁邊重點大學舉辦的活動都好有創意,而我們學校舉辦的活動怎么都那么不好!
以吐槽自己處在一個專科學校是有多么的苦逼,多么的不好,多么的前途渺茫。
我們都把責任推向了學校,推向了學歷。
因為學歷不好,因為學校不好,而且我們專業還不能升本。
所以我們的前途一片渺茫?所以我們的努力也并沒有什么用?
-02-
記得以前小學語文課本里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位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召集了一群孩子,隨機選出了幾個孩子,說他們的前途無量,是人才。
過了很多年,這位科學家再次跟蹤調查,發現當年選出的那幾位孩子都非常的優秀。
而沒有被選出的孩子中,只有一小部分很優秀。
為什么被隨機選出的那幾位孩子會很優秀呢?
因為他們覺得是被科學家指出的,科學家一定有他的道理,孩子們會毫無疑問的相信自己未來會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
所以當他們遇見困難時,他們不會覺得自己不行,而是認為自己可以做到。
有沒有覺得這些被選出的孩子就像是名校的學生一樣,
而沒有被選出的就像是我們專科生呢?
大多數人都會非常認可名校的學生,因此名校的學生會有一種不需要刻意培養的自信心。
相反,大多數人很少認可專科的學生。
心里會想:他是專科生,他肯定不行,他肯定有很多壞習慣。
所以會避而遠之。
漸漸地,我們習慣了社會上這樣的被認為。
我們會覺得我是專科生,所以我不行;
我沒有好學校的學生厲害,他們什么都行,我不行。
心理上自己給自己設限,越來越自卑,越自卑就越不行,越不行就更自卑。
無限的惡性循環。
因此更加驗證了別人的認為:“我就說嘛!專科生就是不行!”
-03-
但你是真的不行嗎?
我并不這樣認為。
我覺得每一個專科生都有一顆想逆襲的心,但卻總給自己戴上“專科生”帽子。
因為我是專科生,所以我不行。
在我前幾次跟一本大學的學生一起參加活動時,我心里都有一種莫名的自卑感,我甚至想撒謊說自己是XX本科學校的。
后來我發現他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idea,我也想到過,但我就是沒敢說出來。
我覺得我肯定沒有那些一本學生好,所以不敢說。
我開始鼓勵自己去表達,我很不自信的說出了一個idea,沒想到他們都表示很驚訝,說我的想法很棒。
受到了一點鼓勵,我開始嘗試更多的表達。
說多了,相處久了,我發現我們并沒有很大的優劣區別。
唯一有一點很大的差異就是:
他們很自信,他們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錯了也無妨。
而不是唯唯諾諾不敢說,總覺得自己沒別人好。
-04-
是的,學歷確實會成為我們專科生找工作時的阻礙。
但若僅是因為自己的學歷不好,就放棄自己。那只能叫做推卸責任,逃避現實。
以前因為自己讀的是專科而自卑了很久,但現在我介紹自己時會很自信的說:“我是專科大三學生”。
比起以前被別人追問出自己是專科生,干嘛不勇敢的承認呢?
有什么好怕的,你用你的能力去證明專科生也能做到并且可以做到很好。
別人反而會更加的對你刮目相看,這樣豈不是更好?
我現在并不覺得專科生就低人一等了。
學歷只是我們找工作時的敲門磚,但日后發展全靠的是你的能力。
無論是專科還是好學校,如果在大學不努力,進入社會都還不是一個模樣。
起點高不努力的人同樣會被甩在后面,起點低但一直努力的人,相信終有一天會發光發亮。
我們差就差在總是被“專科生”這個稱號所限制,繼而覺得自己不行。
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你連自己都不相信,又何談成功呢?
我們是專科還是本科,只能夠說明我們高考前努力與否,并不能說明我們的大學是怎樣的。
最可怕的不是我們上了專科,而是我們因為自己是專科生就開始貶低自己放棄自己。
易仁永澄老師說:
過往是財富還是包袱,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
請別再被“專科生”這個稱號所限制。
我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跟學歷沒有半毛錢關系,完全取決于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行動上。
相信我,一直默默努力的你,一點也不差。
-END-
獻給和曾經的我一樣因為學歷而自卑的你。
嗨~我是千惠,19歲大三醫學生。
一位不甘平庸的專科生。
如果您喜歡此篇文章,希望能點個贊或者關注我。
感謝閱讀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