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找工作之前,做新媒體實習生時的老板一直希望我能夠留下來,給出的薪水也足夠厚道,年薪十萬,并承諾讓我在很快的幾年內成為業界的大牛,如果我足夠勤奮的話。但,最后我還是拒絕了,做了一個大內容平臺下的一枚運營編輯。
當我真的開始接觸內容社區的建造和運營的時候,逐步的意識到,這和我想象的相差好遠。(實際上,這也就對了。)我從原來的文字內容整合編輯生產者,變為了一個找信息源,精選文章,加工標題,美化配圖的運營者。一時間,我開始有點迷失自己,內容運營職業成長路徑究竟是怎樣的?
是做一個很懂讀者口味,會寫文字,積攢人氣,成為小小自媒體主,有一批小粉絲,做垂直領域的意見領袖,以此來獲取流量,變現賺錢?
還是說,在大公司苦哈哈的熬下去,跟著項目成長慢慢的走向中間管理層?這兩個疑惑,一直縈繞在我心頭,揮散不去。
百度產品運營大牛,簡書簽約作者白崎如是說
互聯網最大的便捷就在于他提供了點對點的 交流方式。本來絲毫沒有聯系的兩個人,可以通過一篇行業文章和底部留下的微信號去認識彼此。我和白崎老師,也就是這樣在微信上結識的,他很認真的回答了我的困惑:
思考一下未來什么樣的內容運營是最有價值的?我認為有兩個,第一是懂內容,深入一兩個垂類領域,這需要時間去積累專業知識,必須成為懂行的人。第二是對用戶心理的理解,也是傳播層面,有引爆流行的能力。以上是我對內容運營的建議。
另外針對你的迷茫,我覺得另外一條路是不局限于內容運營這個方向,也可以嘗試用戶運營渠道運營商務產品等橫向智能,有助于擴展自己看問題的角度。
最后我只回復了兩個字“跪謝!”
白崎老師對牛逼,我就不說了,因為在互聯網運營這塊如果你不認識他,就不好意思混了。他能夠百忙之中回復我,這對于網絡運營萌新來說就已經是榮幸,更何況他說的這番話還恰如其分的解答了我疑惑。一是縱向打通運營能力,既懂內容,在垂直知識領域有所沉淀,同樣懂用戶好和運營傳播的套路;二是橫向拓展,不僅局限在內容領域,橫向的用戶運營、渠道運營、商務產品等多個方向延伸,具備多種的綜合能力。
與我而言,十分受用。
有時候,過來人的一席話真的勝讀很多年的書,會讓你更清晰的知道現在要準備什么,該如何去做,可能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浪費寶貴的時間。這也就是為什么說和前輩交流特別重要,而加倍努力的前提是你一定是選擇對了方向,否則收效甚微,或是在做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