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實務,最怕出那塊題。當然是合并報表。不考則以,考必失分。(后面有2017年原題)
【應付各種考試題型,十步法能輕松解決】
合并報表A【母】合并B【子】
第一步:購買日A單獨處理
(1)以貨幣資金支付
借:長期股權投資
? ? ? 貸:銀行存款(對價)
(2)定向增發支付
借:長期股權投資
? ? ? ? 應收股利(已宣告而未發放)
? ? ? 貸:股本
? ? ? ? ? ? ?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倒擠】
(3)非貨幣資產交換或債務重組
第二步:購買日B【子】公司賬面和公允不一致(存貨或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導致不一致)
調整子公司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
存貨【評估增值】:
借:存貨(公允-賬面=差額)
? ? ? ? 貸:資本公積
借:資本公積(差額×25%)
? ? ? ?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評估增值】:
借:固定資產(差額)
? ? ? 無形資產(差額)
? ? ? 貸:資本公積
借:資本公積(差額×25%)
? ? ?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購買日計算商譽:
方法一:直接給你對方凈資產賬面價值,沒給公允價值
合并對價-【B公司賬面價值+評估差額(1-25%)】×母公司持股比例
合并成本―子公司自購買日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數股東權益=(借方合計―商譽)×(1-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數股東權益=子公司自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1-母公司持股比例)
注意:本處考慮了所得稅影響 ,不考慮所得稅影響則直接用B公司的公允價值即可。
第三步,第1年資產負債表日,首先調整B公司的利潤
1.公允與賬面不一致的存貨的出售導致利潤的減少
借:營業成本【(公允-賬面)×出售比例】
? ? ? ? 貸:存貨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公允【出售】-賬面【成本】)×出售比例】×25%
? ? ? 貸:所得稅費用
B公司調整后的利潤=調整前的凈利潤-營業成本+所得稅費用
固定資產等賬面與公允不一致導致的利潤的減少
首先折舊調整:
借:管理費用(差額)×折舊率
? ? ? ? 貸:固定資產——折舊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 ? ? ? 貸:所得稅費用
B公司調整后的利潤=賬面利潤-管理費用+所得稅費用
借:營業成本【公允-賬面】×售出比例
? ? 管理費用——折舊【差額×折舊率】
? ? ? ? ? ? ? ? ? ? ——攤銷【差額×攤銷率】
? ? ? 應收賬款
? ? ? 貸:存貨
? ? ? ? ? 固定資產——折舊
? ? ? ? ? 無形資產——攤銷
? ? ? ? ? 信用減值損失【壞賬已核銷】
B公司調整后的利潤=調整前的凈利潤—管理費用-營業成本+所得稅費用
? 所得稅的處理:
②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 ? ? ?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 ? ? ? ? ? ? ? 所得稅費用【或借方】
第四步:按著權益法調整A公司的長權
借:長期股權投資(調整后的B公司的利潤×A公司的持股比例)
? ? ? ? 貸:投資收益
借:投資收益(抵消收到的現金股利)
? ? ? ? 貸: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
? ? ? ? 貸:其他綜合收益(B公司的其他綜合收益×(1-25%)×持股比例)
第五步:合并報表層面抵消B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利潤表
長期股權投資和所有者權益抵消
借:股本
? ? 資本公積
? ? 其他綜合收益
? ? 盈余公積(購買日+B公司期末提取)
? ? 未分配利潤——年末(購買日未分配利潤-B公司分派的現金股利+B公司當年調整后的利潤-提取的盈余公積)
? ? 商譽
貸:長期股權投資(購買日+調整)
? ? ? ? 少數股東權益【(借方合計—商譽)×少數股東比例)】
投資收益和利潤表的抵消
借:投資收益(以上根據調整后的利潤計算的數字)
? ? ? 少數股東損益(計算后的利潤×比例,與倒擠后的數字確認)
? ? ? 未分配利潤--年初
? ? ? 貸:提取盈余公積(年末提取數字)
? ? ? ? ? ? ? 對所有者的利潤分配(分配的現金股利)
? ? ? ? ? ? ? 未分配利潤——年末(同上)
第六步:抵消內部債權債務
應收股利與應付股利抵消
借:應付股利(數字同上面的股利分配×A公司比例)
? ? ? 貸:應收股利
債權債務的抵消:
借:應付賬款100
? ? 貸:應收賬款 100
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針對應收A公司提取了壞賬準備)
? ? ? 貸:信用減值損失10
借:所得稅費用? 10×25%
? ? ? ?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少數股東損益? 10(1-25%)×少數股東比例
? ? ? 貸:少數股東權益
第七步:抵消內部交易
AB之間存貨交易(100成本----150售價60%? 200元對外銷售)
借:營業收入? 150
? ? ? 貸:營業成本? 150
借:營業成本 20(150-100)*(1-60)%
? ? 貸:存貨2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存貨*25%)
? ? ? ? 貸:所得稅費用
借:少數股東權益(存貨*(1-25%)*少數股東比例)
? ? ? ? 貸:少數股東損益
抵消現金流量表
借:購進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150
? ? ? ? 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150
AB之間無形資產---無形資產(100賬面---150售價)
借:資產處置損益(售價-賬面)50
? ? ? ? 貸: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累計攤銷(差額×攤銷率)5
? ? 貸:管理費用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無形資產——管理費用)×25% 【 45*25%】
? ? 貸:所得稅費用
借:少數股東權益(50-5-45*25%)×少數股東比例
? ? ? ? 貸:少數股東損益
AB之間商品--固定資產(100——150 )
借:營業收入150
? ? 貸:營業成本100
? ? ? ? ? ? 固定資產50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50×折舊率? 5
? ? 貸:管理費用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0-5)×25%=c
? ? 貸:所得稅費用
借:少數股東權益 (50-5-c)×少數股東比例
? ? ? ? 貸:少數股東損益
? ?
合并現金流量表
借: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
? ? ? 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
第八步:其他子公司增資導致母公司股權被稀釋喪失控制權
首先,確認其他子公司增資獲得的投資收益=新增資額×稀釋后比例-個別財務報表原長權數(原持股比例-新持股比例)÷原持股比例
借:長期股權投資
? ? ? 貸:投資收益
其次,按著新的持股比例以權益法從投資日開始核算,追溯調整長權,損益類科目用以前年度損益(盈余公積、利潤分配)
借:長期股權投資
? ? ? 貸:盈余公積
? ? ? ? ? ? ?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第九步:分步取得控制權(共同控制權益法核算----控制成本法核算)
個別報表層面:長期股權投資控制日的初始成本=原比例長權購買日的賬面價值+新增投資成本對價公允價值
合并報表層面:長期股權投資控制日的初始成本=原比例長權購買日的公允價值+新增投資成本對價公允價值
合并報表商譽=合并報表層面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B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A持股比例
注意:合并報表層面視為按著公允把原長權買了,然后按著公允價值按著新的比例買回來,原公允與原賬面之間的差額為投資收益,原來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變動都轉到投資收益
第十步:出售股權喪失控制權(合并層面---公允核算? 子公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合并報表層面確認的投資收益=出售對價(出售部分現金+剩余部分公允)-【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原+調整后的凈利潤-分配現金股利+其他綜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權益等)×原持股比例】(合并報表層面的長權)-商譽+其他綜合收益×原持股比例+其他所有者權益×原持股比例
個別財務報表層面確認的投資收益=(獲得的對價-個別報表長權×出售比例÷原持股比例)-(剩余部分公允-個別報表長權×剩余比例÷原持股比例)+其他綜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
按著公允出售所有股權,然后按著公允買回剩余股權
【2017年】中級會計實務 合并報表原題
黑貓白貓能拿分才是好貓。話不多說上真題。括號為小高解析。
2016 年,甲公司以定向【增發股票方式】取得了甲公司的【控制權 】,但不夠成反向購買【備注:教材沒涉及反向購買】。本次投資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的股份,且與乙公司不存在關聯方關系【非統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甲、乙公司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相一致?!局屑壙荚嚩际菚嬁荚嚂r間政策都相同】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1 月 1 日,甲公司定向增發【定向增發,考慮遞延所得稅或免稅合并,這個叫以股換股】每股面值為 1 元、公允價值為 12 元的普通股股票 1500萬股,取得乙公司80%有【表決權】的股份,能夠對乙公司實施控制,相關手續已于當日辦妥。【實際問:長投購買日五個確認條件,確認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
資料二:1 月 1 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 18000 萬元,其中,股本 5000 萬元,資本公積 3000 萬元,盈余公積 1000 萬元,未分配利潤 9000 萬元。
除銷售中心業務大樓的公允價值高于賬面價值 2000 萬元外,其余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均相同?!菊f白了就是這個固定資產不相等。我們就調整他,還有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要考慮的遞延所得稅,因為當初是定向增發】
資料三:1 月 1 日,甲、乙公司均預計銷售中心業務大樓尚可使用 10 年,預計凈殘值為 0,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算銷售費用折舊看好日期?!?/p>
資料四:5 月 1 日,甲公司以賒銷方式向乙公司銷售一批成本為 600 萬元的產品,銷售價格為 800 萬元。至當年年末,乙公司已將該批產品的 60%出售給非關聯方。【順流交易,別忘記一會抵消,內部抵消】產品-產品
資料五:12 月 31 日,甲公司尚未收到乙公司所欠上述貨款,對該應收賬款計提了壞賬準備16 萬元。【債權債務抵消】
資料六:乙公司 2016 年度實現的凈利潤為 7000 萬元,計提盈余公積 700 萬元,無其他利潤分配事項?!疽粫阄捶峙淅麧櫢顿Y收益與利潤表抵消用?!?/p>
【凈利潤7000元加減重復項目。除了所得稅都是減?!?/p>
假設不考慮增值稅、所得稅等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取得乙公司 80%股權的相關會計分錄。十步法之第一步。對方說用股票支付的。那個分錄。是否還記的。對方沒說手續費。所以不用管。
如何做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倒擠)【公允價值×股票數】12×1500=18 000
? ? ? 貸:股本【面值價值×股票數】1500×1
? ? ? ? ?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6 500(12-1)×1500
我那個模板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 ? 貸:股本
? ? ? ? ?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 ? ? ? ? 銀行存款【題沒說手續費所以這項為0】
?。?)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合并工作底稿中對乙公司有關資產的相關調整分錄。
高老師解讀:哪里不相等調整哪里。題問合并報表購買日哪里不相等。
借:固定資產 2000
貸:資本公積 2000
題說了,不考慮所得稅。所以所得稅那步不用做。
十步法之第2步。是不是一模一樣。
?。?)分別計算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商譽和少數股東權益的金額。
商譽=18000-(18000+2000)×80%=2000(萬元)
和我的一模一樣吧。十步法計算商譽。
少數股東權益=(18000+2000)×20%=4000(萬元)
(4)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與合并資產負債表相關的抵銷分錄。
借:股本 5000
資本公積 5000
盈余公積 1000
未分配利潤 9000
商譽 2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8000
? ? ? 少數股東權益【4000】
十步法 第四步。
?。?)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12 月 31 日與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相關的調整和抵銷分錄。
哪里不一樣。從頭到尾在寫一邊。為啥。當初咱們都不一樣?,F在期末也是不一樣的。
借:固定資產 2 000
貸:資本公積 2 000
借:銷售費用 200=2000/10
? ? ? ?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200
調整后的乙公司凈利潤=7000-200【銷售費用】=6800
調整后凈利潤=調整前的凈利潤-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所得稅費用。
甲公司確認投資收益=6800×80%=5440
借:長期股權投資 5440
? ? ? ? 貸:投資收益 5440
相當于資產負債表內部抵消。
借:股本 5 000
? ? ? 資本公積 5 000
? ? ? 盈余公積 1 700
? ? ? 期末未分配利潤 15 100
? ? ? 商譽 2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3 440
? ? ? ? 少數股東權益 5 360
? ? ? 相當于結轉損益
借:投資收益? ? ? ? ? 5440
? ? ? 少數股東損益? ? ? ? 1360
? ? ? 期初未分配利潤? ? ? ? 9000
貸:期末未分配利潤? ? ? 15 100
? ? ? ? 提取盈余公積? ? ? ? ? 7? 000
內部交易抵消
借:營業收入 800
? ? ? ? 貸:營業成本 720
? ? ? ? ? 存貨? ? ? ? ? 80
內部債權債務抵消
借:應付賬款 800
? ? ? ? 貸:應收賬款 800
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16
? ? ? ? 貸:信用減值損失 16【2017年】中級會計實務 合并報表
我常說十步法能輕松搞定合并報表。
黑貓白貓能拿分才是好貓。話不多說上真題。括號為學渣君解析。哪里看不懂。在下方留言。
2016 年,甲公司以定向增發股票方式取得了甲公司的控制權【備注:以股票支付】,但不夠成反向購買【備注教材沒涉及反向購買】。本次投資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的股份,且與乙公司不存在關聯方關系【非統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甲、乙公司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相一致。【中級考試都是相同】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1 月 1 日,甲公司定向增發每股面值為 1 元、公允價值為 12 元的普通股股票 1500萬股,取得乙公司 80%有表決權的股份,能夠對乙公司實施控制,相關手續已于當日辦妥?!具@段話實際就是長投購買日五個確認條件】
資料二:1 月 1 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 18000 萬元,其中,股本 5000 萬元,資本公積 3000 萬元,盈余公積 1000 萬元,未分配利潤 9000 萬元。
除銷售中心業務大樓的公允價值高于賬面價值 2000 萬元外,其余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均相同?!菊f白了就是這個固定資產不相等。我們就調整他】
資料三:1 月 1 日,甲、乙公司均預計銷售中心業務大樓尚可使用 10 年,預計凈殘值為 0,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疽粫覀兯沅N售費用折舊?!?/p>
資料四:5 月 1 日,甲公司以賒銷方式向乙公司銷售一批成本為 600 萬元的產品,銷售價格為 800 萬元。至當年年末,乙公司已將該批產品的 60%出售給非關聯方?!卷樍鹘灰?,別忘記一會抵消,內部抵消】產品-產品
資料五:12 月 31 日,甲公司尚未收到乙公司所欠上述貨款,對該應收賬款計提了壞賬準備16 萬元。
債權債務抵消
資料六:乙公司 2016 年度實現的凈利潤為 7000 萬元,計提盈余公積 700 萬元,無其他利潤分配事項。
【凈利潤7000元加減重復項目。除了所得稅都是減?!?/p>
假設不考慮增值稅、所得稅等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取得乙公司 80%股權的相關會計分錄。十步法之第一步。對方說用股票支付的。那個分錄。是否還記的。對方沒說手續費。所以不用管。
如何做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股票數】12×1500=18 000
? ? ? 貸:股本【面值價值×股票數】1500
? ? ? ? ?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倒擠】16 500
我那個模板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 ? 貸:股本
? ? ? ? ?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 ? ? ? ? 銀行存款【題沒說手續費所以這項為0】
?。?)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合并工作底稿中對乙公司有關資產的相關調整分錄。
哪里不相等調整哪里。題問合并報表購買日哪里不相等。
借:固定資產 2000
貸:資本公積 2000
題說了,不考慮所得稅。所以所得稅那步不用做。
十步法之第二步。是不是一模一樣。
(3)分別計算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商譽和少數股東權益的金額。
商譽=18000-(18000+2000)×80%=2000(萬元)
和我的一模一樣吧。十步法計算商譽。
少數股東權益=(18000+2000)×20%=4000(萬元)
少數股東權益=(對價+商譽)×少數股東比例(1-母公司持股比例)
這個不是沒有。只不過放在抵消分錄中。有時間我添加上。
?。?)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1 月 1 日與合并資產負債表相關的抵銷分錄。
借:股本 5000
資本公積 5000
盈余公積 1000
未分配利潤 9000
商譽 2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8000
少數股東權益【4000】
十步法 第四步。
?。?)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12 月 31 日與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相關的調整和抵銷分錄。
哪里不一樣。從頭到尾在寫一邊。為啥。當初咱們都不一樣?,F在期末也是不一樣的。
借:固定資產 2 000
貸:資本公積 2 000
借:銷售費用 200=2000/10
? ? ? ?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200
調整后的乙公司凈利潤=7000-200【銷售費用】=6800
調整后凈利潤=調整前的凈利潤-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所得稅費用。
甲公司確認投資收益=6800×80%=5440
借:長期股權投資 5440
? ? ? ? 貸:投資收益 5440
相當于資產負債表內部抵消。
借:股本 5 000
? ? ? 資本公積 5 000
? ? ? 盈余公積 1 700
? ? ? 未分配利潤——期末 15 100
? ? ? 商譽 2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3 440
? ? ? ? 少數股東權益 5 360
? ? ? 相當于結轉利潤表
借:投資收益? ? ? ? ? 5440
? ? ? 少數股東損益? ? ? ? 1360
? ? ? 未分配利潤―年初? ? ? ? 9000
貸:未分配利潤―期末? ? ? 15 100
? ? ? ? 提取盈余公積? ? ? ? ? 7? 000
內部交易抵消
借:營業收入 800
? ? ? ? 貸:營業成本 720
? ? ? ? ? ? ? ? 存貨? ? ? ? ? 80
內部債權債務抵消
借:應付賬款 800
? ? ? ? 貸:應收賬款 800
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16
? ? ? ? 貸:信用減值準備?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