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江湖漂》是網絡作家彭小玲達達令創辦的個人公眾號。鄙人關注她的公眾號已經有一年了。這也是我關注的眾多個公眾號中,關注時長最多的一個,沒錯,沒有之一,就是唯一!!!!
今天試著用互聯網思維分析一下達令女神的《她在江湖漂》。在接下來的分析闡述中,我用“產品”二字來代替達令女神的公眾號。
如若在此篇行文中,有不合適的表述,還請女神多多包容。(正經臉,一本正經地學著女神達達令碼字的樣子,請自行腦補~)
? 從產品定位角度看,產品的主流用戶是一群樂于傾聽故事,渴望在職場、生活中得到正能量的年輕人。因此,達令從職場、朋友、愛情、旅行以及對于人生的思考等不同維度梳理自己的故事亦或是周遭他人的故事,以引起目標用戶的情感共鳴。
那么,為什么這群人需要這款產品?
讓我們來解剖一下這群用戶吧!年輕人面臨著諸多方面的壓力,他們需要一個可以獲得正能量的地方。而這款產品正好滿足用戶的基礎需求,幫助用戶實現負能量到正能量的轉化。同時這群年輕的用戶,他們生活節奏比較快,而閱讀一篇簡短的小故事只占據他們一小部分的時間。其次,喜歡窺私是人類的通病,亦可以說好奇是人的天性,對周邊發生的事情感到好奇,對他人的“隱私”感到好奇。而《她在江湖漂》中的文章分享的大多是達令所聽所見所聞以及自身感悟。而大多數人會將這些私事與感悟跟親密的人分享亦或是寫進自己的日記本中,但用戶通過關注達令的公眾號就可以知道她的“隱私”和心里想法。用戶會獲得一種“撿了便宜”的體驗感。
那這算不算是一款成功的產品呢?
一款優秀的產品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方面:滿足用戶的需求、具備用戶粘性以及良好的用戶體驗。前面已經分析用戶的需求,就不再贅述了。來看一下這款產品是如何實現用戶粘性的。首先,達令開通公眾號的留言功能,留言評論功能幫助用戶發表自己的看法,達令也會在評論區選擇部分人進行回復,拉近了用戶之間的情感交流。其次,堅持輸出原創優質文章。在公眾號創辦的前7個月里,達令是通過分享別人的一篇文章。但后面她開始碎碎念念地寫自己的文字。沒錯,她開始了原創文章寫作。自媒體時代,是一個內容為王,服務為王的時代。任何優質平臺,如果沒有足夠的優質內容,那都將土崩瓦解。此外,有了優質的內容之后,用戶對更新的速度與頻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在江湖漂》分享的內容大多都是每日一更,這與優秀的互聯網產品版本更新迭代如出一轍,比如我們使用頻率最高的一款APP產品-微信。微信版本一般一兩個月更新一次。保持穩定的更新頻率有利于提高用戶的體驗興趣與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
那它的用戶體驗怎么樣呢?
公眾號文章的推送時間一般是在早上11.30或是晚上10.30左右。那么,這段時間大家都在做什么呢?這兩個時間點是大家準備吃飯和準備休息的時間點。有調查數據顯示,中午12點和晚上10點鐘左右是頁面訪問的最高峰。而達令正是利用上用戶的閱讀習慣,在早上11.30左右和晚上10.30左右進行推送,使得《她在江湖漂》的推文信息排列在在眾多公眾號信息的前面。而這也是我前面所說的,培養了用戶的閱讀習慣。一到中午吃飯點,晚上睡覺前,用戶能夠習慣性地點開微信推文。
它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呢?
對于一個熱愛寫作,熱愛文字的人來說,分析公眾號所能帶來的商業利益是否是對她文字的不尊敬呢?但我又想想,如若達令想要的是大家對她的故事產生一種共鳴,那么,很好!她已經做到了。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達令已經實現了被尊重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也就是說文字讓達令獲得了較高層級需求的實現。那么是否可以說那些報酬是她“額外”獲得的呢?
接下來,不矯情,認真臉,開始分析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主要有三個方面:任何一款擁有大量用戶流量的互聯網產品,都免不了通過廣告獲得收入。當然,《她在江湖漂》也不例外。但廣告只占據很小的一部分。達令在偶爾會在推文中推薦一款自己喜歡的護膚品。讓我佩服的是,這個廣告打得很巧妙,一是推文的標題依舊是引人思考的題目,二來推文中廣告的形式依舊采用分享自己故事經驗的形式,三是廣告的頻率比較的低,偶爾一兩次,不會影響用戶的體驗感。其次,創辦“女神經說”付費活動,這是一個收費郵件服務系列,達令會通過郵件的形式,定期寫一封信給付費的用戶。郵件的話題是不會出現在公眾號或者其他出處的。收費的內容讓用戶獲得額外的服務體驗。最后,最主要的還是通過公眾號平臺聚集了一大批的忠實粉絲,進而售賣自己的書。達令前前后后寫了《為什么你總是害怕來不及》以及《選擇你所能承受的那條路》兩本書。在新書出版的時候她也會在公眾號上發布購書的入口以及抽取在公眾號上留言評論的粉絲送上自己親筆簽名的書。
嗯呢~暫時就想到這么多,就先不寫總結語了~
因為我希望自己寫的內容也可以 “更新迭代”,如若在之后的學習中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想法,能進一步更新,那就再好不過了!
以上是我個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果其中有哪些地方寫得不對,希望達令多多包涵,也希望閱讀的你能多多指教,謝謝咯~
就醬紫~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努力!
公眾號:專注成為一只互聯網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