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可這一顆石子落下,卻如同一個漩渦,經久不散,無人能近,在我經歷的六七年里,研發中心換過四、五位主導者,卻從未成為真正的主導,或高開低走,或攪局混水,當時我迷在局中,常自納悶,就真的不可替代么?后來才慢慢的明白過來,并不是孫主任不可替代,他的那些可能的繼任者們,就能力和經驗而言,并不見得比他差,可全部步步為營畏首畏尾,最終折戟沉沙,問題并不是出在人身上,而是出在環境和老板們身上。
孫主任出走以后,所留下的生態環境本已經惡劣,但也不是厲兵秣馬不能有所作為的,問題就出在,幾位老板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事事防備,事事過問,后果可想而知。
火車司機可以參與火車的研發,可是如果你讓他主導火車研發,那就是一塌糊涂了。
風暴的標志是老板請來了他原來公司負責技術研究的老領導。一位研究院的老教授,高調的召開大會接手研發中心工作,在老板心目中,這已經是殺雞用牛刀了,以老教授代替孫主任,那是把握的不能再把握的事情。
老教授由總工老爺子陪著,開始接手工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接手工作實質上只進行了一個禮拜就結束了。
不是老教授太高,而是,老教授不玩了。
用老教授的話講,我就沒見過這么沒素質的人,什么一個人,推門進來就拍桌子罵娘,罵產品,這要不是在公司我,我都想大耳刮子扇他出去。
這是一個銷售主導的公司,按道理說,銷售為主導并不是壞事,第一,銷售人員情商都比較高,嘴巴都比較甜,第二,銷售人員相對來說都是結果導向者,以這兩點為基礎,一般來說公司對于研發人員的態度都會比較識時務。
可為什么在TJ公司不是這樣呢?
這件事,也是很久以后我才想明白的。
老教授拍拍屁股回北京了,我想是為了能多活幾年,從時間角度來講,老教授是最明智最果斷的一個研發領導者了。
老教授一走,研發基本進入了無政府主義的狀態,這個時候剛哥站了出來,我想那個時候應該有個聲音在他心里對他說,該你出面主持大局了。
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我對我的一個前銷售同事說你英文那么好,到安某士(國外一家著名行業廠商)去吧,她回答我說,聽說安某士的銷售都可漂亮了,都二十多歲跟模特一樣。
我的前老板曾經就銷售能力做過這樣的描述:如果產品都那么優秀,還要你們銷售干嘛。
他一語道出了真諦,像TJ公司這樣的企業,沒有背景很難在研發上做過多的投入,甚至連更專業的投入都做不到,因為他不可能長久的為一個沒有既得利益產出的研發部門領導開出合適他身價的薪資。
同等薪資下,銷售一定表現的比研發主管更為優秀,也更會博得領導者的青睞和資源傾斜,這就如同和珅同紀曉嵐,和珅處理政務,紀曉嵐編書做學問,很難講誰對帝國的價值更大一些,可皇帝一定是更喜歡和珅,因為在皇帝眼里,和珅實用性更強,經世務實乖巧懂事,而治學雖然是人文基礎,可紀曉嵐呆頭呆腦,沒事還喜歡說幾句實話真話,頗有訕君賣直之嫌疑。
另一方面,銷售能力強,自有產品就不需要那么完整的技術優勢,反正遇到過不去的驗收,銷售出馬喝頓大酒全能解決,何必把資源傾斜在研發這塊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產出的試驗田里呢。
這就是管理差異,安某士更愿意傾斜資源在研發體系,而在銷售端,由于產品有絕對優勢,是賣方市場,銷售隨便選花瓶就可以了。而TJ公司這樣的企業,由于產品技術永遠處于先天不足的狀態。銷售員們拎出來都能獨當一面,從人際關系到心理勾引,從產品技術到工程管理各個都是全才,拉出去都能開個不大不小的生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