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對整個東南亞是有一定情節的,源于以前看過的那些閑書,很多都曾提到東南亞。記得安妮的《薔薇島嶼》里,大部分書稿都是和那邊有關,越南,泰國,馬來,新加坡,柬埔寨,菲律賓,印尼等等。一直很想游歷整個東南亞,護照辦了接近過期的時間,依然沒有動身。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動身。
沒想到第一次到達的東南亞的地方是巴厘島,已經是東南亞的最南邊。對于巴厘島,我也是有情節的。
第一次知道巴厘島這個地方,是在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韓劇里,女主只身來到巴厘島的酒店工作。那是那個時候除了馬爾代夫外我所知道的另外一個美麗的小島,也并不知道它就在東南亞。只在電視劇里看到那是個美麗的小島,白白的沙灘,五星級的酒店,還有美麗的女主。那個時候的巴厘島應該還很寧靜,沒有那么多游客,尤其是成批的中國人。
后來知道巴厘島是在各個訂旅行團的網站和APP上,這時的巴厘島已經名聲大噪,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光顧,也是明星們舉行婚禮的圣地。被評為最浪漫的海島。在看完攻略后就定下了去巴厘島的行程。(第二天才看到關于南海問題的新聞,幸好不屬于南海海域,即使打仗,打到這里應該會慢點吧?。?/p>
未啟程前想象的巴厘之旅就是每天睡到自然醒,吃過早飯,帶著一本書,坐在海邊,吹吹風,看看日落。完全的度假模式。自由行是完全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為了省去找車的麻煩還是跟團了,選擇了跟團半自由行。后果就是跟團的行程跟任何一個跟團的行程沒多大區別,每天坐車的時間多于參觀游玩的時間。自由行的時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度假,我能真正認識這個地方的時間只有兩天。
看過海,但只在國內。真正意義上的寬廣的大海確實沒有見過。第一天跟團到達的情人崖和海神廟就位于印度洋邊上,跨過去就是澳大利亞。飛機在凌晨兩點多起飛,滿是旅途的疲倦,下飛機從登巴薩坐車到達巴厘島最南邊,又是兩個小時。雖然累的要死,還是興致勃勃地去了。走在海邊,剛下過雨,雨后的空氣潮濕而燥熱,聽見大海來回拍打在礁石上。眺望著印度洋,旅程所有的疲倦就消失了似的。景點其實不大,重要的還是看海。對于住在山區的我們來說,能見到海是一種奢侈。所以看見大海還是如同第一次見到時那樣興奮。
回來幾天后,腦袋里依然回憶著在巴厘島上的一切。就連那里的泳池都讓我那么想念。湛藍的池水,飄零的雞蛋花(我和豆兒媽都很愛的島花),悠閑的沙灘,燦爛的笑臉,輕松的步調,懶散的姿態。人是回來了,可心留在了那里。
從上車開始,導游開始為他的推銷做鋪墊,并不斷貶低這個小島。首先說到印尼屠殺華人事件,然后是這個小島的落后。后來我們明白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嚇唬我們,不要單獨出門(因為出事他有責任),不要去買除他推薦以外的商品。他說不要對島上的風景與景點抱有太大希望,不然失望會很嚴重,這邊的經濟比國內落后好幾十年???,我要是想看工業文明的發達程度還會跑到這里來?中國有的是人造景點,有幾個景點不是被復制的。也有的是歷史文明。我要的只是原生態的海灘和燦爛的陽光?,F在的導游至少大部分的導游早就喪失了職業操守,他不向你介紹民俗文化,風土人情,只有牟利。所以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由行,我們沒有那么高的要求,只是想看看那里的風景,僅此而已。
巴厘島是典型的殖民主義產物,整個東南亞都是。這里保留著殖民主義,農耕文明和手工業時代的影子。人們不太懂技術,只懂得最基本的生產,拿原材料換取高級產品。好比這里的汽車和摩托幾乎都是從日本進口的低檔產品,這里尤其盛行摩托車,每天的街道能見到80%以上的摩托穿行在街道上。許多來度假的老外也租個摩托到處穿行。或許正因為這里的人們不夠聰明,懶惰,不去追求太多的功名,才能每天以微笑面對每個人。無論是酒店的服務生還是小店的店員,見到你總能笑著對你“say hello”,英語稍好的還會對同樣投出微笑的你說“how are you?”。這樣的感覺真是好。有人說他們是因為喜歡你兜里的錢,因為來這里的游客中國人排第一??刹还茉鯓樱思揖褪菚_著你笑啊,給你一個好態度,國內旅游景點的人可不一定有這樣的態度,他不會因為賺了你的錢給你好臉色。想起有個姐姐講起去長城的經歷,以為首都人民會素質高點,卻在被欺騙后大失所望。誰不愛錢呢?可有的東西真的不是錢能買到的。
忽然想起去烏布皇宮的一件小事,里面有個中年婦女,但沒穿相應的工作服,或許只是打掃為生的。她在偶然間提出為我和H拍照,雖然跟團,我們都是散客拼團,大家都是各玩各的,所以我們合照只能請別人幫我們拍。她或許看出了我們的心思,主動提出,但我們沒聽懂,她拿過手機,示意我們站在那里,然后為我們拍了照。印尼是小費制國家,H以為她是為了小費而主動提出為我們拍照的。我下意識拿回了手機,又想起之前一個朋友說的有人幫別人拍照把手機拿跑了。結果她沒有,還在后面我們拍照的時候為我撇上雞蛋花,并豎起大拇指稱贊這樣好看。事后想起,真是為我們的狹隘和無端的自衛而羞愧,哪有那么多復雜的人呢。后來這個婦女的女兒為我們表演了叢林舞,還和我們拍照。之后才發現她女兒竟然是啞女。孩子并不理解被那么多人看著跳舞的感覺,只是很聽從母親的安排,也許能賺到一定數額的錢。舞蹈生硬,卻是讓人拍手鼓掌。要離開的時候,團里的團友說,這里的人真的很淳樸,內心平靜。我想,我們大部分人缺乏的正是這份平靜吧。
宗教在無神論者的眼里是迷信,在有些人的眼里是信仰。也許宗教信仰是束縛了這個島,但也可以說是宗教引領著他們前行。其實并不一定信教的人就不先進。這里的宗教意識根深蒂固,無論在哪都能看到祭拜的神龕,就是簡單的一個小盒子,應該是竹子或者其他植物編制而成,方形,六角行的,放上花草和實物,雞蛋花必不可少。門前,路上,車里,都會看見。巴厘島的人幾乎人人信奉。每天都能看到這些。有人說是迷信,有人說是信仰。能每天重復做同一件事也是了不起的事情。這是許多人再也找不回來的一些珍貴的東西。
最后兩天的自由行是此次行程最為滿意的,和酒店的taxi砍價,五十萬盧比租了一輛車在巴厘島跑了一天,算下來比國內的包車還便宜。首先去了努沙杜瓦海灘,在網上簡單的做了攻略,這個海灘是最干凈的。和我們同行的一對中年夫婦的朋友也建議也去這個海灘。到達了海灘,租了沙灘椅,在那里待了一下午??吹皆S多鬼佬曬日光浴。幾乎沒有看到中國人,只有我們幾個。也不嘈雜,不喧鬧,就是想象中的樣子。看到很暖心的一幕,一個外國奶爸和女兒一起堆沙堡。曬完太陽,看完海,去了這里最大的市場,烏布市場。只因為時間太緊,沒能逛完整個烏布。團里的幾個團友在這里玩了兩天都還不夠。
行程是短暫的,短短幾天便結束。最后逛完庫塔洋人街,行程劃上句號。即將離開的時候,團里的一個特別可愛的小女孩送給了我一只手疊的青蛙,我們一起游泳一起玩耍。竟在那一刻很不舍,她和媽媽一起,我叫她小不點,她扎著很可愛的小辮子,撇著雞蛋花。臨上飛機前,碰到她,叫她小不點,她跑過來塞給我一只紙青蛙。還有可愛的豆兒媽,我們是結伴而行的伙伴。她給我講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故事,說也許人性本惡。我們一起看日出,在清晨的海邊看著跑步的人,一起在海水里拍照。我們一起湊錢吃飯,給我們借錢。
一段路總會遇見一些人,緣分這個東西很奇妙。這段旅程中遇到了如此多可愛的人才是最大的收獲。期待下一次再去這個美麗的小島。也許還能遇到一群可愛的人,還能結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