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么無法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呢?比如早起,比如學英語,比如健身?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比如準備一場考試,比如準備一次面試,比如攻克一個難題。那又是為什么,你會覺得你現在做一些事情無法達到“長期堅持”呢?
池子大了,目標散了
回想起高中,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考上大學;學習的內容很明確,語數英,政史地;學習的計劃很明確,按照課程表,外加周末復習;反饋機制很明確,周試,月試,期末試。
回想起大學,大家可能在高中都是差不多的成績并考入了同一所高校,四年后,軌跡不一樣了。再仔細思考高中和大學的區別,大學提倡多元化,成績只是考核一個人的某一機制,更多的是由其他機制組成的,動手能力,演講能力,英語能力,社會能力,項目能力,創業能力。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唯一衡量標準,很多人迷茫了,我該堅持什么?
回想起社會,參考的對象又廣了,身邊的同事,隔壁公司的人,同一個行業的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不同社會階層的人,人更加浮躁了,不禁又發問,我要堅持什么?
這些無法堅持的事情,歸根結底,是衡量你堅持下去的池子大了,目標,也就模糊了。
重新審視,聚焦目標
現在,比較上面提到的三個階段,大家一定認為高中的努力是最明確的,因為最終目標的利益關系就在那里,行動曲線就在那里,反饋機制就在那里。那么,我們怎樣套用上面的思路來思考當下的問題呢?
1.心態堅定,確信持續長期做這件事情能積累價值;
2.行動優先,制定行動代價并確定反饋機制;
3.評估機制,過程及終極目標來檢驗自己的成果。
但在開始前,要多問幾個為什么,當所有為什么得到了解答,目標也就明確了,沒搞清楚前,內心也就不夠明確和堅定,這樣的開始,過程將一直在懷疑自己,結果也將注定要失敗。
比如學習Excel這個目標。
為什么要學習excel?
因為現在公司做的excel既機械又不規范。跟我什么關系?如果我做了,一是幫助公司規范excel制作,還能提高大家的辦公效率,二是能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影響力。
做這件事的代價是什么?
每天晚上需要多花2個小時學習練習excel,可能還需要報個班。怎么開始?
如何開始?
前期:買幾本excel的書,尋找課程;
中期:需要制定三個月的學習計劃,周計劃,日計劃,換一種形式重新包裝公司的文件;
后期:整理技巧,在公司內做一場分享。
當目標清晰,過程的挫折和痛苦才能找到落地的根源,心理上才能找到安慰的出口。這樣的設定,你要不要來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