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電影《社交網絡》
由懸疑電影大師大衛-芬奇來拍攝一部傳記類電影,聽上去就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但影片中跌宕起伏的情節,緊湊的故事節奏,跳躍變化的場景,無一不彰顯了這仍是一部屬于大衛-芬奇的電影作品。
電影《社交網絡》講述的是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創業史,從一個小小的楔子到一步步走向巔峰,但它并沒有陷入到單純講述成功學的泥淖之中,影片非常聰明的采用了倒敘的敘事手法,從已經功成名就卻深陷官司之中的扎克伯格開始,慢慢的講述他整個的創業過程,并且影片采用兩個時空三條線索并行的方式處理的同時,毫不失節奏感既不拖沓也不急促,足以見識到大師的功力。
但遺憾的是,盡管是一部非主流的傳記電影,這部片子的文化意義還是大過了他的內在感情,人們總是想要一窺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背后的故事,以及整個IT行業的秘密。即便是影片極力將焦點放在有關于商業之外的事情上,但依舊逃不過公眾的好奇心,但是或許從另一個方面來講,這種大眾的好奇心也正是Facebook發展起來的真正原因。引用電影中的一段對話。當馬克第一次嘗試制作的Facemash沖垮了哈佛校園網的時候,舍友問馬克“這就是常見的社交網站的套路,為什么你的就會有這么多訪問量。”馬克說“人們來這個網站并非是為了給這些辣妹們打分,而是因為這些是他們所熟知的人。”
-------------------------------------------------------------------------------------------------------------------------------------------
淺析《一句頂一萬句》
不知從何時其人們總喜歡說孤獨,并總是伴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可實際上,出了大多數的矯情之外,很少有人真正配得上這個詞。
這本書里最深刻的感情就是孤獨,對于這種孤獨最深刻的描繪是“說不著”有些話想說卻又沒有一個合適的人,看看桌上的酒,看看相座的人,卻是骨鯁在喉,千般思緒終化作萬般無奈,就著一口濁酒也就回了肚子。
這本《一句頂一萬句》看完之后,總是想起辛棄疾的那首《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大概就是這個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