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人類一樣,動物能明顯感覺到快樂和痛苦。沒有什么比幼小動物諸如小狗、小貓、小羊、小牛等能更好地表現快樂了。它們在一起嬉戲,就像我們的小孩子一樣在戲耍。
恐怖的行為同樣會令它們兩股戰戰、心驚肉跳、汗毛倒豎、甚至大小便失禁。恐懼同樣會導致小動物的多疑后遺癥。
——-《人類的起源》
暖洋洋的春日,看母羊產仔。
看小羔羊從呱呱墜地,在極短的二三十分鐘內支撐爬起,蹣跚學步;
看母羊舔干凈幼仔身上的污穢,看嬌弱的幼畜偎倚著母親找尋甘甜的乳汁……
愛憐、堅強、呵護、溫暖,無言之中幼小的心靈經歷了這些情感的熏陶。
之后的日子里,看羔羊隨母羊漫步春草初萌的溝渠田畔,天真地追蜂逐蝶,豎耳聆聽鳥兒的鳴唱。
小畜的純然天真,宛如幼兒一般呆萌可人,一下子讓你心生無限的憐惜。
更有一種回報,就是小羔羊喝不完的乳汁,成了最有營養的早點;
娃娃們最愛吃羊乳做成的奶酪,鮮甜香軟,是如今市面上的所有的成品奶酪所不能及的。
與咩咩羊的相處的日子溫馨有愛。
孩子們喝著牛奶、吃著乳酪的時候,腦海里自然而然地想象出一幅幅小牛犢天真爛漫、相互追逐,牛媽媽愛戀相伴的場景;
草原上地白花奶牛宛如灑落大地的云朵,就像圖片畫冊里的一樣。
然而,一套自新西蘭流出的片子,卻撕碎了這么多年心里頭有關美麗草原牛兒的家這個想象。
奶牛的一生是凄慘的;香甜的牛奶,實質是殷紅的血啊!
原來,奶牛的崽崽,絕大多數,是初來世間就進墳墓的大悲慘;母牛的遭遇,是初為母親就母子永別的劇痛。
一個牧場追求利潤最大化,怎么可能讓小牛犢自由自在地在母親身邊成長呢!
而沒有那么多可以擴充的飼養場接收這些小生命,它們也就沒有生存的價值,甫一出生,就上了餐桌。
所謂教義宣傳的生命平等,所謂不要踩死一只螞蟻,呵護弱小生靈,全是一種形式;對弱小生命心存敬畏者又能有幾!
大工業打破了一切的倫理綱常,印鈔機放大著無限的欲望。小農時代、簡約質樸的生活,全都消弭在鋼筋鑄成的繁華煙云里。
人類以勃勃野心挑戰自然的權威,以冷酷暴虐踐踏地球的極限;與其苦苦尋找外星家園,何如把私己的欲望消除,以簡約易行的方式來踐行綠色生活呢!
P.S.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