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最大的悲哀,條件一般,卻把孩子當富二代養,可以延伸許多話題,我這里想談一下關于父母的內疚感。
條件一般的家庭,父母會不會與條件好的家庭作比較?當比較產生的時候,內疚就發生了。內疚的心理,讓父母們竭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條件,溺愛就發生了。這造成的后果有:
父母的坑
不愿在孩子們面前承認家庭的現狀,總是給孩子一個假象,欺騙了自己更是欺騙了孩子。自己要想盡一切辦法用不是很充裕的資金,來滿足孩子日益增長的需求,在努力也趕不上步伐,父母慢慢陷入了自己挖的坑,難以爬出來。
更可怕的是,這種內疚會轉化為狠。被溺愛的孩子,往往會對父母失去了尊敬,在自己付出這么多的情況下,得不到尊重后果是什么呢?心中的情緒一直在積攢,直到有一天“愛,變成了很”!
孩子的傷
你以為孩子就不會因此受傷嗎?他們也在內心中糾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對父母的不尊重,是一天天的養成的習慣。其實他們的內心也很內疚,也很舒服,多數成人只看到了他們的放蕩不羈,他們的囂張跋扈,卻卻很少有人走進他們的內心,看看他們需要什么?他們需要的是這樣的生活嗎?
曾經看過一個進入少年管教所的孩子,哭著說起自己的父母:他們根本不理解我!我想要的不是給我多少錢,而是我想要做的事兒!我想出去闖蕩,他們不相信我,說我不行,怕我出事,他們從來就不尊重我的意見……
其實,孩子們內心只需要一個成長的機會……
療傷
怎樣療傷呢?一個普通的家庭,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承認家庭的狀況。告訴孩子,我們家現在是一個普通家庭,所給的有限,這是爸爸媽媽的責任。
承認難度。孩子,你這樣的需求,讓你自己去面對,確實有些難度,如果你在同學面前失去了光鮮的形象,是一件尷尬的事情。那么下一步你要做怎樣做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呢?
靜靜陪伴。不插手孩子的事情,除非所做的事情違反法律道德。
當然,以上方法是針對青春期年齡大點的孩子,對于年齡小的,做好自己,承認自己是普通家庭就好,在日常生活中,從言行中教導孩子,讓他們了解父母的感受,慢慢成長為懂父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