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吧
按道理,作為PPT達人,秋葉應該有足夠的審美觀和邏輯去設計一本書的封面。但是你看這封面,從左到右看,變成《一本書,如何高效讀懂》…再看右邊的神奇手繪,坑爹的配色與排版,原來這是出版社的設計干的!
然后說說這本書的序
居然有46頁!很少有一本書會有這么長的序言,我看過的序言比這個長的是原版《夢的解析》,是八個版本的序言堆積。雖說此書序言不短,但卻是本書精華所在!這也是本書奇特之處。。。。
在序言中,秋葉概述了自己如何做到一年讀書破百本,指出了大部分人讀書的10大誤區(我壓縮為9大),然后分享了10種讀書方法和讀書心得。這部分的理論比較多,也就是《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的知識點概述,全文的一個引子。以下是思維導圖
之后文章分了上、中、下篇。前兩篇用的是拆書模式,很多內容在秋葉的微信公眾號(PPT100)發布過了,所以秋葉的鐵桿粉絲讀這里可能會覺得有點吃虧些。
我很喜歡這種拆書方式,從書的某個點或者某個模型展開,解構之后拓展開來結合實際批判思考。這樣很能鍛煉獨立思考能力,建立結構化思維,從而發展創新思維。
文中拆書是如何玩的呢?
比如“如何用冰山模型發現你的潛意識”這篇。
先是簡單的介紹下書本內容,擺出模型
然后拓展思考,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
最后拆書建議,總結反思和批判,進一步思考。
題外話
這潛意識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本有一個冰山理論:水面上是意識,水下面是潛意識。后來榮格進一步發展,把潛意識分為:個體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上面提到“冰山模型”自我分析法和催眠、冥想、坐禪、吐息等方式有些想通。如果自我無法用如上所說的方式自我剖析,可以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回到書的下篇
秋葉用大量的筆墨講述了柳比歇夫如何用強大的自我時間管控能力,獲得別人幾輩子都換不了的成就包括:70多部學術著作,收到419封信,回復283封,發出69件印刷品。即使他成果不菲,卻也沒有放棄生活娛樂,一年看得書和歌劇,回的書信。遠遠超過普通人(具體數據要到柳比的書去看看)。因為他堅持了56年為一日的時間統計方法,精確到分鐘。
然后秋葉介紹了自己如何學習柳比歇夫發明了自己的“秋葉時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這種高效率的傳奇的存在。秋葉通過這種時間管控方式,作為教師的他,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還做了60天內訓、50場公益講座、原創10+個PPT、回復3000多封郵件、看了122本書、12部電影、主持學生團隊例會6次、旅游10天…
哇~大神為何能這么牛逼?詳情請看《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