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關麟征將軍故里行
文/長安18子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jié)。我們卻不能享受假日,單位組織黨員到農村去幫助片區(qū)做業(yè)務宣傳,我和另一個黨員被分配到五竹支局,到振華硙村去做宣傳。今天天氣晴好,藍色的天空沒有一片云彩,陽光燦爛,古城西安的氣溫迅速回升,夏天的味道越來越濃了。
振華硙村位于西安市鄠邑區(qū)原來的蒼游鎮(zhèn),從鄠邑城區(qū)經南北六號路往北,在東西三號路什字往東拐,過南北七號路什字后,再走三四百米就到了。
振華硙原為真花硙,這個村子可以說是遠近聞名。這里是抗日英雄關麟征將軍的故里,據說將軍老家已經沒有人了,只剩下一座舊宅,已作為村里的老年活動中心了。早就聽說這里還有一處關麟征將軍的紀念碑,我與同事在業(yè)務宣傳中,就順便去參觀了一番。關將軍紀念碑,就坐落在村子北面的振華中學里。這個學校原來叫戶縣三中,附近的孩子都在這里上初中和高中。后來三中搬遷到五竹鎮(zhèn),這里就只剩下初中了。這學校的面積不小,大門進去就是一棟大樓,樓前大樹參天,地上花草如錦,環(huán)境很優(yōu)雅,確實是個學習的好地方。由于疫情原因,目前學校還沒有開學,整個校園里靜悄悄的。在這座大樓的東側,樹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碑上鐫刻著“抗日名將關麟征紀念碑”幾個字和將軍的頭像,下面是將軍一生的綜述。碑子的底座上刻著“抗日英雄”四個大字。在紀念碑的東邊是一座亭子,亭子里面也立著一尊碑子,刻有“關麟征紀念碑”幾個字,已經被劃寫得漫漶不清了。關將軍戎馬一生,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解放后他急流勇退,退出軍政屆,拒絕了蔣某人去臺的邀請,在香港過起了隱居的生活。就像漢朝的留侯張良一樣,他也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關麟征將軍(1905—1980),原名志道,字雨東。漢族,陜西鄠縣(西安市鄠邑區(qū))真花硙村人,曾任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他用兵以穩(wěn)、準、狠著稱,是長于急襲的千里駒師的首任師長,生性傲岸,有陜西冷娃之稱,其部將杜聿明、鄭洞國,劉玉章、覃異之、張耀明都是一時之名將。1924年到廣東投考黃埔軍學,成為黃埔軍校一期學員,并于同年12月畢業(yè)。1928年任國民黨陸軍第十一師步兵第三十一旅第六十一團團長;1929年任新編第五師副師長;1932年升任第三十六師師長;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任第五十二軍軍長,參加臺兒莊大戰(zhàn),重創(chuàng)敵軍日寇,升任第三十二軍團軍團長;1939年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1947年任陸軍軍官學校校長。1949年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后全家移居香港,深居簡出,不問世事,過以讀書、寫字為主的隱居生活。1980年7月30日,關將軍病逝于香港伊利莎白醫(yī)院,享年75歲。
我們站在紀念碑前,緬懷著關將軍不平凡的一生,不禁讓人肅然起敬,心生敬仰。他不愧為一代英雄,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應該得到后世永遠的敬仰和懷念。解放后他急流勇退,隱居香港,與家人享受生活,實為高人啊!
在學校大樓的東墻上,有一個彩色的宣傳欄,上面是幾個革命先烈的事跡展,“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幾個大字格外醒目。在這里,我們又接受了一次革命歷史教育。
走出學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