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上耳聽一個故事,上班高峰時,上來一位老人,嚷嚷著,誰給讓個座位,一位年輕人站了起來,老人坐下之后說,我不會感謝你的,你們年輕人就是應該給老年人讓座。
我不禁在想,我們身邊有多少人把饋贈當做理所當然。我們身邊有多少人把謙讓當做巨大損失。我們身邊又有多少人抱怨著社會的不美好,卻同時在扮演著不美好的社會交往角色。
我所理解的美好交往,只是體諒別人的不容易,不把自己的訴求強加到別人身上。我們身邊的聲音不乏是,醫生理所當然要給病人把病治好,教師理所當然要把所有孩子培養成才,清潔人員理所當然應該把城市打掃干凈……這只是不同崗位的工作者的責任,但是不應該是強加給別人的義務。所以這個世界,滿是抱怨,滿是指責,少了感恩,少了包容。
我所理解的美好交往,只是設身處地得為他人考慮那么一點點就好。當人群擁擠時,能把厚重的背包取下,不至于行動中撞擊或者傷到別人。當電梯到底層時,有序得隨著人群走出,而不是擠到人群前面。當公眾場合有人安靜得休息或者看書工作時,降低通話的聲音或者帶上耳機說話。
我所理解的美好交往,只是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人,尊重身邊的勞動者,有時候她可能只是需要一張紙巾,他可能只是希望節省一點把所有都留給孩子,她的沉默可能是因為她身體的殘缺……我們總在質疑社會弱勢群體的動機,有誰關心過他只是需要社會的一視同仁。
我所理解的美好交往,不需要社會人都善良,只需要在冰冷的秩序之外,有那么一點點關懷的目光和簡單的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