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5早安分享
感覺累,也許是因為你正處于人生的上坡。只有盡全力,才能迎來美好的明天。
最近幾個月幫助過的值得紀念的三個人
一,一名馬上高三的學生
幫助英語第一次及格??歷時近半年,距離上次和他交流過了兩三個月,突然反饋的好消息,聽到之后很開心。
教他學習方法,給他寄送英語輔導資料(自掏腰包給他買的,郵過去)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很努力。
二,一個深受折磨的女孩
(因會暴露她的信息,請原諒我無法發出圖片)
一次巧合看到她的文章,一個個字猶如針扎,一點點地挑動心弦,滿滿都是痛苦。對于她的經歷,我無法評價,只能閑來有空的時候去關心關心她,安慰她,鼓勵她多出去。
后來她有邀請我去她那邊玩,我對此持懷疑態度,肯定不會過去的。
感悟:
1,在和她交流的時候,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無力感,你說世界上有那么多需要幫助的人,怎么能忙得過來呢?可能只有像您這樣的方法才可以吧,或許還有其他方式等待著探索出來。
2,以前總在思考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報答您,想了各種各樣?,F在覺得,其實也許您并不要我們回報什么,可能是希望我們把這份愛傳遞出去吧。
三,一個年齡比我大十幾歲有兩個女兒的警察父親
考試考試認識的隔壁班的人,當時他很焦慮,感覺時間不夠了,總是說“明年再來吧”之類的喪氣話。他為了考試辭去了體制內的工作,家里還有兩個馬上上小學的女兒,想想就覺得他肩上的擔子很重很重。
我就慢慢地引導他做接下來到考試前的每一天的規劃,由大框架到小框架,沒有直接給他寫,而是一步步引導出來的。在寫的過程中,最開始列大框架的時候,他總是不停的糾結一些小細節,我就會說:沒事,先放著。引導著讓他注意在大的框架上。
有的時候,他列到細節的時候,就說哎呀不行,試圖改變自己的大框架(他在因導果),然后我就會告訴他——你看,國家制定方針政策的時候,咱們作為下面人,只能按照大的方針(大綱)來細化,比如說國家說今年必須脫貧,你完不成,你不可能說和國家商量商量推遲一年,對吧?(因為他在體制內,所以舉這個例子,他更容易理解)
最后他自己列出了詳細到每一天該干什么計劃寫在了日歷上,他的焦慮感下降了很多。
幫助他的時候,他一直不停的說,“哎呀,遇到貴人了?!惫?^ワ^*)他還經常在其他同學面前說,我要是考上了,一定得感謝這個小朋友(小朋友指的是我……)
他問我,為什么那么相信他一定能通過呢。我說:因為你是警察呀。
在幫他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了一句話——
你想要得到什么,就幫別人得到什么。
實行了一兩天,目前有一點擔憂,100%完成任務這件事情他做不到(我自己還沒做到……更沒敢教他怎么做到……我要想做到再去告訴他我的方法,加油啦。在我幫他的過程中,明顯能夠感覺到我對自己的標準也提高了,加油)
目前發現的我們兩個共性的問題是:舍本逐末,總是做一些計劃之外的事情。
解決方法:先給他三天緩沖的時間,先做完該做的再做想做的。
說不上什么,能盡到一點點力覺得挺好的。
也有可能是我把我的作用夸得太了,不過看著他們一點點變好,挺好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