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存這個東西真的是無處不在, 有瀏覽器端的緩存, 有服務器端的緩存,有代理服務器的緩存, 有ASP.NET頁面緩存,對象緩存。 數據庫也有緩存, 等等。
http中具有緩存功能的是瀏覽器緩存,以及緩存代理服務器。
http緩存的是指:當Web請求抵達緩存時, 如果本地有“已緩存的”副本,就可以從本地存儲設備而不是從原始服務器中提取這個文檔。
緩存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好處有,
1. 減少了冗余的數據傳輸,節省了網費。
2. 減少了服務器的負擔, 大大提高了網站的性能
3. 加快了客戶端加載網頁的速度
Web服務器通過2種方式來判斷瀏覽器緩存是否是最新的。
第一種, 瀏覽器把緩存文件的最后修改時間通過 header ”If-Modified-Since“來告訴Web服務器。
第二種, 瀏覽器把緩存文件的ETag, 通過header "If-None-Match", 來告訴Web服務器。
1. 瀏覽器客戶端想請求一個文檔,? 首先檢查本地緩存,發現存在這個文檔的緩存,? 獲取緩存中文檔的最后修改時間,通過: If-Modified-Since, 發送Request給Web服務器。
2. Web服務器收到Request,將服務器的文檔修改時間(Last-Modified): 跟request header 中的,If-Modified-Since相比較, 如果時間是一樣的, 說明緩存還是最新的, Web服務器將發送304 Not Modified給瀏覽器客戶端, 告訴客戶端直接使用緩存里的版本。如下圖。
3. 假如該文檔已經被更新了。Web服務器將發送該文檔的最新版本給瀏覽器客戶端, 如下圖。
為什么使用ETag呢? 主要是為了解決Last-Modified 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
1. 某些服務器不能精確得到文件的最后修改時間, 這樣就無法通過最后修改時間來判斷文件是否更新了。
2. 某些文件的修改非常頻繁,在秒以下的時間內進行修改. Last-Modified只能精確到秒。
3. 一些文件的最后修改時間改變了,但是內容并未改變。 我們不希望客戶端認為這個文件修改了。
條件GET: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和ETag / If-None-Match
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Last-Modified是響應頭,If-Modified-Since是請求頭。Last-Modified把Web組件的最后修改時間告訴客戶端,客戶端在下次請求此Web組件的時候,會把上次服務端響應的最后修改時間作為If-Modified-Since的值發送給服務器,服務器可以通過這個值來判斷是否需要重新發送,如果不需要,就簡單的發送一個304狀態碼,客戶端將從緩存里直接讀取所需的Web組件。
ETag / If-None-Match
ETag是響應頭,If-None-Match是請求頭。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的主要缺點就是它只能精確到秒的級別,一旦在一秒的時間里出現了多次修改,那么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是無法體現的。相比較,ETag / If-None-Match沒有使用時間作為判斷標準,而是使用一個特征串。Etag把Web組件的特征串告訴客戶端,客戶端在下次請求此Web組件的時候,會把上次服務端響應的特征串作為If-None-Match的值發送給服務端,服務端可以通過這個值來判斷是否需要從重新發送,如果不需要,就簡單的發送一個304狀態碼,客戶端將從緩存里直接讀取所需的Web組件。
瀏覽器請求過程
過程如下:
1. 客戶端請求一個頁面(A)。
2. 服務器返回頁面A,并在給A加上一個Last-Modified/ETag。
3. 客戶端展現該頁面,并將頁面連同Last-Modified/ETag一起緩存。
4. 客戶再次請求頁面A,并將上次請求時服務器返回的Last-Modified/ETag一起傳遞給服務器。
5. 服務器檢查該Last-Modified或ETag,并判斷出該頁面自上次客戶端請求之后還未被修改,直接返回響應304和一個空的響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