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愛看余秋雨,看文化苦旅中寫過的莫高窟,罪人王道士,心里想過,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去這莽莽黃沙,那時候也就我弟這么大吧,沒想到十多年以后,離著夢想更近了一步。
敦煌是酒泉市下面的縣級市,酒泉古時叫肅州,是甘肅省名肅字的由來。漢書中說,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也是絲綢之路上一個重要地標,西漢張騫從長安到達這里,再從這里通往西域,因此,敦煌擁有著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敦煌市區內最負盛名的景區就是赫赫有名的鳴沙山月牙泉,和千年莫高了。
我們于夜間十二點零六分于張掖乘臥鋪去往敦煌,我弟是一個警覺性非常高的優秀小伙,生怕自己在臥鋪上弄丟了東西,一晚上沒敢摘眼鏡,還死死的抓著手機生怕掉下去,被我嘲笑了半天。第二天一早,我們到達依舊距離市區很遠的敦煌火車站。預定的青旅老板告訴我在火車站一人十塊錢打車去市里,也可以一人三元乘坐公交車到達絲路大酒店步行去旅社。公交車十分方便,途徑莫高窟數字中心到達市里的絲路賓館。
在此畫重點,不要下午去鳴沙山嘿!敦煌是全國太陽輻射量最高的地區之一,下午去鳴沙山真的挺受罪的,這是旅社老板的忠告,我也分享給大家。可以清晨就去鳴沙山,然后預定下午的票去莫高窟,公交車班次非常多,兩地的交通很便利,也不用打車,更不用包車,多浪費錢。
敦煌火車站很漂亮,古色古香,兩側都有形態各異的飛天,而且并不是金玉其外,內部也很干凈,充分體現了旅游名城的精神面貌。
乘坐公交到達旅社,先吃完早飯,在去鳴沙山。我們在敦煌吃了三頓早餐,其中兩頓當地特色。
小館子里的牛肉面也好吃到不行,額外加了七塊錢的肉,吃了個心滿意足,但是沒過多久就又渴的像沙漠里的困獸,尤其是在鳴沙山暴曬一上午。所以再次提醒各位朋友去西北地區吃牛肉面,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再帶上充足的水。第二天吃了一頓羊肉粉湯和合汁。粉湯就是羊肉粉條湯,湯汁鮮美,羊肉肥厚。合汁里面比較豐富,有羊肉,粉條,炸丸子和袈裟,袈裟是西北特色,炸過的豆腐里面夾著肉。但是我各人更喜歡羊肉粉湯,覺得吃的更過癮,合汁雖然東西多但是肉少湯少。我沒有拍照片,偷了幾張圖饞饞大家。
合桌的本地大姐還吃了一個羊腦殼,還熱情的邀請我們也點一個說好吃。只見她用筷子熟練的挖出一些肉和羊腦,應該挺好吃的,但是我倆光看,就已經驚恐到不行了,更別提下嘴了。
敦煌市中心是一個美麗的雕塑,反彈琵琶,我們就在這里乘坐3路公交去月牙泉,一人兩元,還途徑敦煌中學,博物院,和雷音寺,十分方便。熱情的敦煌人上了車就給我倆挪出個空來坐在車前面的發動機蓋上。敦煌中學的建筑風格同火車站很是統一,市里有很多這樣古色古香的建筑,敦煌真是一座精致美麗的小鎮。
敦煌市內綠化很好,郁郁蔥蔥,渾然不覺這是一個西北地區的城市。直到到達鳴沙山景區,眼前看到的是茫茫大漠,無邊無際,一座座沙山接連不絕,十分震撼,又有些驚諤,地表景觀變化如此之大!景區門口有一條商業街,經不住叫賣我們買了一個滑沙板,在此提醒去的朋友們千萬不要買,根本滑不動提著還很礙事,不過回程可以從商店換一瓶礦泉水。還有十五元一個的出租鞋套,我們也覺得是比較礙事的物品,因為穿著鞋套爬沙山過沙漠都是很累的,絕對是旅行的累贅,可以穿著塑料涼鞋沙灘鞋之類的游玩鳴沙山,出來沖沖腳就干凈了,無需租用鞋套。
鳴沙山的沙山大多都是金字塔狀,一座連著一座,金燦燦的顏色在大西北湛藍的天空下格外耀眼。沙山之間還點綴著一隊隊的駱駝隊,駝鈴陣陣,是鳴沙山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來到這里,肯定是要爬沙山的,我爬過很多山,自認身體素質不錯,這低矮的沙山又能難得倒我?可是,事實并不是這樣的,爬沙山可是一門苦差事!鳴沙山的沙子有五種顏色,格外細軟,踩在腳底舒服的很,但是,人根本就使不上勁!直立行走根本不可能爬上山頂了!山坡上有很多攀爬過的腳印,我四爪著地,像個小嬰兒一樣比著前人的腳印往上爬,這可真的是爬!累的汗流浹背,沙山可不同情我,辛辛苦苦爬五步,接著就往下滑十步,汗水浸濕衣服,抬頭一看,仍然看不到山頂,再回望腳下,也沒前進多少,讓人無奈,讓人覺得可氣又好笑,只得耐著性子往上爬呵!途中休息,一個熱情的本地大媽見我頹然躺在山坡,鼓勵我,加油!快到山頂了!到了山頂回家我給你煮雞蛋吃!好可愛的大媽,我仿佛已經吃了好幾個雞蛋一般又充滿了力氣繼續往上爬,爬了大約半個小時,終于成功登上了沙山頂上!山頂風呼嘯,就能聽見沙子響聲。再低頭往下一看,原來自己爬過的這個山坡竟然那么陡,看看自己爬過的腳印,歪歪扭扭,深深淺淺,蠢笨的可愛,又不由得欽佩自己的壯舉。
于沙山遠眺月牙泉和和我一起爬沙山的人們。現在沙山上看月牙泉,仿佛所有的辛勞都忘記了,太美麗又太神奇。從小聽過田震的月牙泉,形容那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一點也不為過。在莽莽大漠之中,竟然有那么一泓清泉,靜靜地陪伴著沙山,連綿的沙山又像衛士一樣守護著月牙泉。我趕緊半滑半走的下山,奔向美麗的月牙泉。俗語道上山容易下山難,但是在沙山恰恰相反,半個小時上山,恨不得五分鐘就能滑下山了,有種辛苦付諸東流的感覺。
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月牙泉在鳴沙山的環抱之中的,千百年來不被掩埋消失,原因眾說紛紜,更加為鳴沙山月牙泉的美景披上一層神秘面紗。月牙泉邊更有一古香古色的精致建筑群,登上亭閣也能觀賞月牙泉,但是私以為沒有在沙山頂上欣賞到的那么震撼,在那里才更能理解沙泉共生。所以我還是推薦朋友們去鳴沙山一定要爬一爬沙山,體味個中樂趣。
游覽完月牙泉我們去滑沙。滑沙是在半山腰圈出了一塊緩慢平整的沙坡,為了便于人們行走在坡上鋪了梯子,走在梯子上爬山比赤手空拳爬要輕松多了,至少不會往下滑,但是卻少了幾分樂趣。行至半山坡,就開始排隊買票等著滑沙。中間還有個有趣的小插曲,我管售票的西北漢子叫老師,西北漢子很認真的告訴我他不是老師,還沒等我解釋,旁邊一個南方朋友說,這姑娘一定在學校里叫老師叫順嘴了。殊不知叫老師只是我們家鄉的習慣啊!
我弟坐在滑沙板上。工作人員在滑沙之前會給滑板涂上點油,然后按著他們的指導坐好,用力一推就下去了。雖然坡度不大但是速度極快,耳邊山風呼嘯,沙子在風中陣陣作響,風沙合奏,十分刺激。雖然我心生恐懼,但是沒有影響我的表現,中間沒有翻車,流暢的滑到終點,小訣竅就是上身一定不能亂晃。
鳴沙山間一隊隊的駱駝隊,是山間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我仿佛看到漢朝時候的張騫,率領著長長駝隊,帶著各種奇異珍寶出使西域的場景。所以,騎行駱駝翻越鳴沙山,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駱駝騎行的路線是從景區門口出發,繞山一周,在月牙泉附近結束。
駝隊領隊讓擺出的尷尬姿勢。駱駝騎行一次一百元,時長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所以還是很值的。騎駱駝一定要注意,如果戴了帽子一定用紗巾裹好了帽子,因為途中風很大很容易吹跑。而且一個小時內要持續暴曬,一定要穿一個防曬衣之類的長袖,而我就是反面教材,穿著短袖曬傷了胳膊,奇癢無比還脫皮。騎行駱駝途中領隊會提出給我們拍照的要求,一個人頭二十塊,我們本著來都來了都交了這個錢,雖然心有不甘,但是看著領隊阿姨真的很辛苦,沙子路不好走,阿姨一趟下來累的喘不過氣直不起腰,她說這幾天很忙中午都撈不著吃飯,交了也就交了吧,他們用辛苦換來了我們游客的快樂啊。
騎行途中我顫顫巍巍拍下來的照片。我們走過的地方特別荒涼,如果不是一列列的駱駝隊經過,連人煙也沒有。廣闊無垠的大漠,寸草難生,偶爾有幾叢駱駝刺,異常顯眼。初見感到驚喜震撼,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能想象千年前的張騫是怎么克服了重重困難到達西域的,他的開拓冒險精神真的太偉大了。
騎行駱駝其實挺累的,需要挺直了腰板,駱駝踩在沙漠里一腳深一腳淺,所以坐在上面很不穩,坐一個小時還是挺受罪的,但是還是很有趣的。
鳴沙山真的特別大,山與山相連,沙漠一望無垠,站在山頂上,深刻體會祖國之大,大自然之神奇,我是多么渺小,華夏大地上還有很多的神奇景觀等著我去探秘,我還要為世上一切美好事物而奮斗。
滑沙中心的西北漢子,負責把游客滑下去的板子扛上來,扛上來一次給售票小哥要一個紙牌兒,可能是一天結束了算工錢。他們和駝隊的領隊一樣,做著苦力活,為游客們服務,用自己的辛勞,換了游客們在鳴沙山的美好記憶。
小貼士:鳴沙山我們去了兩個上午,買了票入園后可以掃臉記錄二次入園,三天內多次入園都不再收費,方便大家來看日出日落等等,還是很人性化的。我覺得鳴沙山月牙泉需要一天才夠寬裕,尤其是帶著孩子,能玩個盡興,爬個盡興。還有就是去鳴沙山包里少帶東西,輕裝上陣才好爬山,而且鳴沙山的細沙太細了,會在不知不覺間進入衣服里包里,甚至掉進杯子里面,現在我的遮瑕膏里還嵌著很多鳴沙山的沙子。但是沙子又不沾身子,拍打拍打就下來了。還有就是盡量不要戴隱形眼鏡去鳴沙山,景區了常常有風,裹挾著細沙的風雖說不大,很容易迷眼睛,戴著隱形很不舒服。鳴沙山可以沙療沙浴,赤腳踩在沙子上有教養功效,但是正午過后就不要再踩上去了,因為真的被曬的好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