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在《和時間做朋友》一書中說到,我們不是在管理時間,而是管理我們自己。
事實上,時間是沒有辦法管理的,因為它本身不是自己的物件,不能放在自己的存折里,儲蓄并增長利息,每天早上它會流進,然后在凌晨一切歸零。
我們所做的只能是從晨起時,做好規劃,合理使用上天賜予的時間這個禮物,小心地如捧著玻璃杯一樣的保護好自己的時間,因為此物易失去,難保存。
很早以前,我意識到人生不能虛度時,放棄了打牌、刷劇等一應事物,但是并沒有充分利用好時間做正確的事,它仍然從我身邊毫不留情的流失,所以利用時間的好與壞取決于你做了什么和不做什么。
最近,感覺有些焦慮,因為事情多的時候感覺時間不夠用,放下這個事就是那個事,怎么辦,我在喜馬拉雅上報名參加了葉武濱的時間管理課,他將人生分成了幾個維度,包括家庭、健康、財產、事業、休閑等,這樣時間的管理真正上升到人生這個大課題上,管理好時間就是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做到簡單、高效地過好一輩子。
一輩子很長,我們不要為了把事情趕在某一特定時間完成,而忽視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要適當地運動,保持旺盛的精力從容地等待下一件事情的到來,這樣做事情才能最快最好的完成。不要因為事情的結果遲遲不來,匆忙做出不理智的決定,這樣人生會走很多彎路,所以適時的停下腳步,不斷的反省自己,調整方向,始終向著正確的方向前行。不走回頭路,不走彎路,用最好的辦法解決最困難的任務,才是真正的捷徑,所以當你瞎忙的時候,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記得用思考的力量來解決問題。
面對新的一天,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決定,擅用時間的人會擴展時間的長度,而這個長度隱含著如何高效?如何專注?如何做好規劃?它是一個體系,龐雜而廣博,單是外國的時間管理書籍就有,
01最簡單而實用性最高的一本是《番茄工作法》
02效果最強最難做到的是《奇特的一生》中的時間統計法,
03知名度最高的是?《getting things done》,
04必須要知道的概念是《精力管理》
05拖延癥比較重一定要去看看《 拖延心理學 》
06養成早起的習慣,可以去看看《晨間日記的奇跡》
通讀完這些書籍,怕也要消耗掉許多時間,最快速的方法是找到書中最觸動自己的那個點,然后付諸于行動,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而不是游離于書外,好的方法用起來,才不負自己花在研究時間管理上精力,所以綜合使用時間管理法則,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本人對時間管理格外注重的有以下幾點:
01清空大腦,將所有的事務列好清單;
02列好優先次序,分出輕重緩急;
03提高專注度,使用番茄鐘,刻意練習會加速自己掌握的進度;
04一件事一件事地完成規劃,切莫心急,望著如山的事件先產生拖延的想法;
05對任務做好分解,且設好完成期限,采取好的方法來高效完成;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會發現做事情變得從容,不會手忙腳亂,更不會被某些緊急事情打擾到情緒糟糕。初期可能會痛苦,養成習慣后一切變得順其自然,不會產生心理的對抗,遇事只要用對方法,用對工具,然后付諸于行動就一切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