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見前幾天雨后的彩虹了嗎?
周一下班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半,雖然和動不動改Bug到凌晨的IT男們比不了,但我們這個行業和現狀真的是常態。在趕著去搭乘最后一班公交的路上,我打開朋友圈看到大家都在發五彩繽紛的彩虹照片,大概知道又錯過了下班路上的一道絢麗風景。我的工位正對著窗戶,但我當時只是一條專心的公眾號碼字狗。
道路兩旁的路燈將樓宇照得格外閃亮,任何一個城市中,總有地方讓你分不清這是白天還是黑夜。看著車窗外的車流,不知道他們是否也是剛剛走出格子間,還是已經在奔赴下一個夜場的路上了。
我們越來越少了黑白分明的概念,對很多人而言白天即是睡夢中黑夜,黑夜即是永遠忙碌的白天。肚子上的呼啦圈又多了一層,曾經的八塊腹肌也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讓它變成了松松垮垮的白膘肉。對了,你的肱二頭肌呢,握緊拳頭,彎曲手臂看看還鼓得起來么?
真的像吉普的廣告一樣,周末的活動半徑從來沒有超過五公里,要么公司,要么會場,要么被窩。要是牛逼得起來,真想現在就去提一輛SUV去,好歹對自己誠實一回,兌現要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承諾。還有,還有住的那四十平的小屋,租金漲的都比工資都還快就更別提房價了。
想做的事越來越少,越來越沒勇氣,越來越沒時間,也越來越沒精力了。你是否在心底里千百次的呼喊過我要自由,我要自由?
有朋友問我,你在公眾號里貼這些不疼不癢的字有什么意義?有時候大半夜的都不睡覺的碼字,找配圖,做PPT,做的完全沒有變現的價值的事情嘛。再說了,有幾個人關注你寫的東西啊?你要是真想寫,當個樂趣就行了,何必那么較真。有那時間出來喝杯夜啤酒多好,躺床上舒服的睡一覺多好。是啊,不堅持就能實現真正的自由了嗎?
我最近看很少追的電視劇,張歆藝演的《好想好想愛上你》,周一晚上到家正好看到白富美廖貝妮為了幫助高野,用自殺的方式阻止了她父親的公司和別的汽車公司簽約,為高野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高野在病床前問貝妮為什么為了自己做這樣的傻的事情。廖貝妮卻說,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多好,也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么愛他。對她來說,愛只有三個字,那就是豁出去。
我們生活在這個繁華的城市,像上了發條的鐘表一樣有規律的跳動,期待著遠方卻又永遠逃不出盤面。所以我們佩服那些裸辭和旅行創業的人;羨慕隨便在公眾號里發篇文章就能有成百上千人打賞的作者;垂涎位高權重票子多的崗位;期待早餐能卡布奇諾加三明治,而不是排十分鐘隊伍買的一套煎餅果子或者一碗豆腐腦;更期待有房子車子妹子票子的好日子。
可是,就像廖貝妮為了愛情能夠什么都豁得出去一樣。有什么事情是你心甘情愿,用破斧成舟的勇氣和毅力做過的;有什么方案是你耐住了寂寞,熬好很多通宵弄出來的;有什么能力是你抵住了無數次出去玩的誘惑,宅在家里逼出來的;有什么愛情又是你用豁出去的心態和付出感動對方的。
這世界就是這樣殘酷,從來沒有所謂的天生自由,除非投胎做王健林的兒子。你只有做了別人舍不得花時間,花精力,也沒有勇氣做的事情,你才有可能獲得你想要的自由。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信和“快忘了老公長啥樣了,我想去看看。”的請假條為什么會火遍朋友圈?因為他們是行動派。大多數人只會拿著手機,站在樓道的拐角處說一聲“真他媽任性”,然后回到格子間去。
你以為真的有朋友會關心我在公眾號里貼字的意義嗎?真的有人勸我有那時間出去喝杯啤酒嗎?那位“朋友”是董先生他自己。他用朋友的身份告訴他自己一定要堅持去做一件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多少人看好,沒有多人支持,很容易就放棄,也看不到任何物質回報的事情。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哪怕赤條條的光著身子走在大街上也吸引不了所有人目光。因為你付出的所有努力,犧牲的所有時間,錯過的一路風景,投入的全部精力,只有你自己才能看得清清楚楚。
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從容的面對這世間的一切擁堵,而不用著急的按下手中喇叭!我在孫晴悅的文章里看到這么一句話:自律是自由的另一張面孔。董先生想說的是,自由是你讓自己脫胎換骨的一個歷程。
今天的夜空里沒有彩虹,我走到窗前看過了。
圖片選自:FREEIMAGES與網絡
我是北漂的董先生,不像90后的培訓男,銷售狗一枚。
我知道,再大的夢想都要積跬步才能實現;
我清楚,通往牛逼的路,風景再差也得自己看;
我明白,別希望他人能完全理解你,因為他不是你;
我分享,職場中的成長感悟與學習心得;
我堅持,用原創文章激勵你我前行。
喜歡不一定關注,關注不一定就是因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