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劉懶懶
時間之間? 是生命相對精彩的節點
不知道你們生活中會不會遇到我遇到的人
ta 與你抱怨不好
你說你在另外城市的街道
ta 就會感嘆你活的真好
好像你衣食無憂
好像你從不煩惱
可ta 不知道
沒有人活成朋友圈
你也會熬夜爆痘
你也在經常通宵
偶爾瀟灑的說走就走
也不過是對眼前的逃離
畢竟你認為
只有這樣
才有茍活繼續的勇氣
你至今聽過最感動的話是什么?
“在一起?我愛你?或是更多告白的契機?
其實我會覺得
一生中感動最多的
除了父母的不動聲色
大多時候
感動都是來自友情的
就像會記得老趙隨口說的那句
“或許每個人對你好都會有目的,但我不會。”
就像不論后來鬧成什么樣
都能回憶起十年朋友的那句“一直在”
就像跟朱好看總是在做對方負能量的收納包
沒有安慰,但總會心安。
就像會麗女神
對我好永遠沒變。
是誰說好好學習是一定要精通自己所在的專業?
我們偏更愛不務正業
不知道你的大學會不會遇見一群人
明明性格三觀各種不相同
但在一起的時間
總能折騰的最刻骨銘心
比如一起拍過的畢業季
比如一起勾搭的小姐姐
比如一起計劃著天馬行空的旅行
比如無數頓尬拍后火鍋烤肉的風卷殘云
以及看電影時爆米花都搶著吃的無敵
四個人是四個不同的星球
但剛巧活在同一個宇宙
男朋友有很多標準嗎?
是需要無微不至的體貼?
是需要足夠有安全感的秀恩愛?
還是要帶的出門的長得特別帥?
我好像都沒有
抖音說
有一種情侶
他們關系圈從來不互動
他們朋友圈從不秀恩愛
他們甚至看著像單身狗
這種人不分手是為什么?
我想
大概是為了
組隊一起吃火鍋吧
嗯
就像你和我
也不是沒有思考過
你是不是一點都不喜歡我
所以相處模式才變成這樣了
后來明白了
或許是每個人表達的方式不同吧
就像會有“別人家的男朋友”
也就會有“撩妹翻車現場”
只是我不湊巧碰上了后者
所以換位思考
“別人家”這個定位
其實換成我也沒有關系了
至少我們在一起就夠好了
出門包你背
公交卡你拿
路線你找
手機你裝
擠地鐵你站在外面位置
肋排等你剪好我負責吃
胃不好還非陪我涮火鍋
連杯奶茶都不讓我拎著
甚至錯過高鐵也沒罵我
半小時前還生氣
我怎么倔脾氣到怎么哄都沒用
半小時后就拎著粥腸粉煎包回來了
所以
我該對你滿意
畢竟
他們有很多關于愛的道理
而我有你
大概有一個月沒更新了吧
其實也并不是無話可說
只是最近總是拎包就走了
很少沉淀下來好好思考過
走馬觀花去了
也認真看了看
然后突然發現
自己該沉下來
去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
畢竟
設計是在創新的基礎上
體會認真帶來的感動
嗯
等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