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學過幾年的中國畫,知道中國畫最講究的便是“留白”,也即在畫面上留下大片空白,有時甚至只是寥寥幾筆,配以幾行詩句,卻讓人體味到深邃的意境,正所謂“留白天地寬”。其實做人做事又何嘗不是如此?
先從生活中與人們密切相關(guān)的事來說罷。房屋裝修,有人喜歡將室內(nèi)裝飾得美侖美幻,但卻不知,再漂亮的東西看久了也會乏味,倘若留下一面白墻,配以綠色植物,既美又不單調(diào),又留有想象的空間;衣服并不是越繁瑣越好看,簡簡單單的線條更能襯托出一個人的氣質(zhì)與品味;再美味的食物也不能多吃,八分飽更加令人健康……
再進一步說,與人交往,彼此保持著對對方的尊重,不要過于親密無間,這樣友誼反而能夠長久;即便是父母子女之間、夫妻之間,也要留下一定的空間,讓愛融入包容和理解,如此感情才更加熾烈、也更加穩(wěn)定……
而生命之留白呢?人的生命,有漫長也有短暫,無論是誰,是不是都希望一生是滿滿的走到人生的盡頭,不要留下空間呢??
很多時候感悟人生,是從一個人、一件事,或者只是一句話、一朵花、一片葉中,所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不僅僅要我們用心去細細體味,更要從生活的磨煉中得到真正的人生體驗。
“人活著,就是為了含辛茹苦?!边@句話是簡愛對羅徹斯特說的。不知為什么,相較于《簡愛》中那幾句更為著名的對話,我對它印象更加深刻。并且,很多年過去了,無論生活得簡單還是復(fù)雜,快樂還是憂傷,總有這句話在心頭,如影相隨。
說真的,現(xiàn)在說這樣的話,似乎有些不合時宜,恐怕要被那些個后生們貽笑大方了。是啊,現(xiàn)在生活多好啊,獨生子女們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學習好的,學習不好的,有工作的,沒工作的,家里條件好的,條件不好的,哪個不是父母手中的寶?滿眼望去,這世界琳瑯滿目、燈紅酒綠的,哪里會“含辛茹苦”呢!“含辛茹苦”好象是上一輩人的事了。
確實,對于我們來說,生活并不是多苦,即使年少時那些傷情傷心事,也不過是特定時期“少年強說愁”的庸人自擾罷了。記得這句話,是因為它賦予我們生活的真正涵義。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生命的存在方式,生活的態(tài)度其實就是一個人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酸、甜、苦、辣”都要嘗遍,人生才能夠稱得上是完整。
我們常常喜歡圓滿,但靜下心仔細想想,又有多少事真的可以圓滿?蘇軾對月感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苯邮懿⒊袚械谋c歡,才是人生真正的豁達。
留白就是留有余地,就是留下希望與夢想,就是讓我們即使生存在滿目滄桑的地方心中依然留有雄心壯志,依然會堅強而不屈,再苦也不覺苦,再累也不覺累,因為希望就在前方。含辛茹苦只不過是生命中必經(jīng)之路,它讓我們成長,時時提醒自己活著的意義。有了這些苦,才會有生活中真正的甘甜,也才能明白甘甜的來之不易,由此學會珍惜、更學會懂得。
創(chuàng)造生活、擁有生活、享受生活,昂首走向那無限廣闊的新天地,為自己的人生留一片白,寫下最真最美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