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下開始第一份比較正式的實習工作,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Android工程師,實習二個月整。收獲如下:
1、移動軟件工作環境的熟悉:中小公司,有足夠的薪資和較好的福利,軟件工作流程類似流水線,每個職位的員工負責其中一環。需求觀察和提出(產品經理或運營),功能設計(產品經理,將需求分解并提出較好的解決方案),功能實現(軟件及UI工程師),功能測試及發版(QA)。每個環節的銜接設計了很多接口及規則,比如需求研討和JIRA清單跟蹤,排期,GIT分支管理區分開發環境和正式環境,實現過程中的服務端和客戶端需要確定API和聯調。
2、工作觀念:公司是契約關系沒有道德約束,個人發展為重。
3、“無用”工作:做了自動化測試,其實對于我做安卓開發有益,了解測試的工作內容,腳本運行的便捷及愚蠢、局限。可能對于之后的單元測試及測試體系有較為完整的認知。
第二份實習是小米軟件有限公司。
收獲如下:
- 扁平的同事關系:與主管、同事、上級的工作交流都非常和氣,頻次很多。因為吃飯吃得比較多大家就不會有很多隔閡,這樣遇到問題溝通起來順暢很多。
- 大廠的榮耀:這種優越感一是自己去了會覺得牛逼,工作能服務這么多人的也是挺牛逼的,根本不用擔心做的東西沒人用,二是有了這份實習經歷去其他大公司就比較容易。但是實際上,我獲得的成長不是特別多。工作內容不復雜,只要細心找出BUG出錯原因就能混過去,新需求提出的挑戰是不難的。我錯過了很多學習的機會,MIUI與其他互聯網應用很很大的區別,在操作系統/IDE/編譯打包/權限/各應用之間協作互聯/源碼級別的開發經驗,在當時我并沒有很認真的研究和珍惜這些學習機會,并且在業務方面淺嘗輒止,滿足于日常解Bug,對于通知欄流程把握地非常不夠。
- 視野。大廠對于視野的提升是有益的,大家的工作能力和背景都很牛,公司比較牛逼的時候會接觸比較多的人和先進的技術,比如語音喚醒和語音引擎能力提升都會和一些公司打交道,你自身的溝通和技術能力都會面臨獨自的挑戰,那個時候我太依賴上級了導致自己沒有很大進步。系統的定制也會比較深入,初步了解了個性化及人工智能的應用。
第三份實習是網易杭州。
收獲如下:
- 小團隊創業風格。團隊比較小,能力都是比較強的。這次對于運營、產品、UI、服務端的了解加深了,多了解能擴寬之后的發展方向,而且參與了從第一次發版到第三版慢慢成型的過程,所以了解了軟件的打磨,以及技術的選型和功能逐步完善的過程。
- 學習挑戰。需求相對多一點,因為每個功能都具體到個人,所以對個人學習新知識和技術能力有要求。工作過程中,發現不了解的事情比較多。第一:技術的發展現狀,第二:工具的使用。目前主要集中這兩點,我對于真實環境的開發經驗還是比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