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自http://www.paulgraham.com/hs.html
當我說我在高中演講時,我的朋友很好奇。 你會對高中生說什么? 所以我問他們,你希望有人在高中時告訴你什么? 他們的答案非常相似。 所以我要告訴你一些建議,這些建議是我們希望在高中時被別人告知的一些建議。
首先告訴你在高中時你不必知道的事情:你想要怎樣對待自己的生活。 人們總是問你這個,所以你認為你應該有答案。 但成年人主要將這個問題作為對話啟動者。 他們想知道你是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只是為了讓你說話。 他們問你這個問題就像在潮汐池中戳一只寄居蟹,看看它做了什么。
如果我回到高中并且有人詢問我的計劃,我會說我的首要任務是知道自己有哪些選項。你不需要急于選擇生活中的工作。 你需要做的是發現你喜歡什么。 如果你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就必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似乎沒什么比決定你喜歡什么更容易的了,但事實證明這很難,部分原因是很難準確了解大多數工作。 醫生不是電視上描述的那樣。幸運的是,你也可以通過在醫院做志愿者來了解真正醫生的工作。[1]
但是還有一些工作你無法了解,因為還沒有人在做。我在過去十年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在我上高中的時候都不存在。世界變化很快,變化的速度本身也在加快。在這樣一個世界里,制定固定的計劃不是一個好主意。
然而,每年5月,全國各地的演講者都會發表標準的畢業演講,主題是:不要放棄你的夢想。我知道他們的意思,但這不是一個好的表達方式,因為這意味著你應該受到你早期制定的計劃的約束。計算機世界對此有一個名稱:過早優化。它是災難的同義詞。這些演講者最好簡單地說,不要放棄。
他們真正的意思是,不要讓泄氣。 不要以為你不能做別人能做的事。 我希望你不要低估自己的潛力。 做過偉大事情的人往往看起來是異于常人的天才。 但大多數傳記只是夸大了這種錯覺,部分原因是傳記作者不可避免地陷入崇拜的態度,部分是因為,他們知道故事的結局,他們讓情節變得流暢的方式是:主人公的命運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是某種天賦的展現。事實上,我懷疑如果你和十六歲的莎士比亞或愛因斯坦在同一所學校,他們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并不完全不同于你的其他朋友。
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想法: 如果他們就像我們一樣,那么他們必須非常努力地去做他們所做的事情。 這也是我們相信天才的一個原因。 它給了我們懶惰的借口。 如果這些人能夠做他們所做的事情僅僅是因為他們有一些神奇莎士比亞或愛因斯坦,那么如果我們不能做好一些事,那不是我們的錯。
我不是說沒有天才這樣的人。 但是,如果你試圖在兩種理論之間做出選擇,其中一種給了你懶惰的借口,那么另一種理論很可能就是對的。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將標準畢業演講從“不要放棄你的夢想”降低到“別人能做的,你也能做”。 但它需要進一步削減。 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自然優勢。 大多數人高估了它的作用,但確實存在。 如果我和一個四英尺高(1.2米)的男人交談,他的目標是在NBA打球,我覺得說“如果你真的努力,你可以做任何事”是很愚蠢的。[2]
我們需要把標準的畢業演講精簡為:“像你具備相同能力的人能做什么,你就能做什么;不要低估你的能力“。但就像經常發生的那樣,你越接近真相,你的演講就越混亂。我們采用了一個漂亮、簡潔(但錯誤)的口號,把它攪得像泥坑一樣。它不再是一個很好的演講。但更糟糕的是,它不再告訴你該做什么。和你能力一樣的人在做什么?你的能力是什么?
逆風而行
我認為解決辦法是向另一個方向努力。與其從一個目標開始,不如從有希望的情況開始。這就是大多數成功人士實際上所做的。
在畢業演講的方法中,你決定20年后你想要達到的目標,然后問:我現在應該做什么才能達到目標?相反,我建議你不要對未來做任何承諾,只要看看現在可用的選項,然后選擇那些給你以后最有希望的選項。
你在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不浪費時間就行。做你感興趣的事情,增加你的選項,然后再擔心你會選擇什么。
假設你是一名大一新生,正在決定是主修數學還是經濟學。數學會給你更多的選擇:你幾乎可以從數學進入任何領域。如果你的專業是數學,你很容易進入經濟學的研究生院,但是如果你的專業是經濟學,你很難進入數學的研究生院。
駕駛滑翔機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因為滑翔機沒有引擎,所以你不能在不失高度的情況下飛入風中。如果你讓自己遠離降落的好地方,那么你的選擇會讓人感覺不舒服。一般來說,你要保持逆風。所以我建議用“不要放棄你的夢想”來代替。保持逆風。
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即使數學是經濟的逆風,作為一個高中生,你怎么能知道呢?
事實上你不知道,但這就是你需要知道的。尋找聰明的人和難題。 聰明的人往往會聚集在一起,如果你能找到這樣的一群人,加入他們可能是值得的。但要找到這些并不容易,因為有很多偽裝。
對于一個初來乍到的大學生來說,所有的大學院系看起來都差不多。教授們似乎都是令人生畏的知識分子,發表的論文外人難以理解。但是,盡管在某些領域,論文是晦澀難懂的,因為它們充滿了艱深的思想,但在另一些領域,它們故意以晦澀的方式寫作,讓人覺得它們好像在說一些重要的東西。這似乎是一個可恥的命題,但在著名的”Social Text affair“中已經得到了實驗驗證。一位物理學家懷疑文學理論家發表的論文往往只是些聽起來很有道理的廢話,他故意寫了一篇充滿了聽起來很有道理的廢話的論文,并把它提交給了一家文學理論期刊,后者發表了這篇論文。
最好的保護總是致力于解決難題。寫小說很難。不是讀小說。困難意味著是擔心:如果你不憂慮你做的東西會有不好的結果,或者你不會理解你正在學習的東西,那么它還不夠難。必須要有懸念。
你可能會認為,這似乎是對世界的一種悲觀看法。你應該憂慮那些困難嗎?是的,但是沒有聽起來那么糟糕。克服憂慮是令人愉快的。沒有比贏得金牌的人更快樂的面孔了。你知道他們為什么這么高興嗎?解脫。(這一段翻譯的不好,但是我覺得這一段超棒的!!放上原文啦,What I'm telling you is that you should worry? Yes, but it's not as bad as it sounds. It's exhilarating to overcome worries. You don't see faces much happier than people winning gold medals. And you know why they're so happy? Relief.)
我不是說這是快樂的唯一途徑。只是有些擔心并不像聽起來那么糟糕。
雄心壯志
實際上,“逆風而行”可以簡化為“解決難題”。你可以從今天開始。我希望我在高中的時候就能明白這一點。
大多數人都喜歡擅長自己的工作。在所謂的現實世界中,這種需求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但是高中生很少從中受益,因為他們被賦予了一件假的事情去做。當我在高中的時候,我讓自己相信我的工作是成為一名高中生。因此,我理解做好我所做的僅僅是在學校做得好就滿足了。
如果你在高中的時候問我高中生和成年人的區別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成年人必須謀生。錯了。成年人要對自己負責。謀生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為自己承擔智力上的責任。(注:如果你有某種天賦,那么那還背負著具有這種天賦的責任)
如果我必須再讀一遍高中,我會把它當成一份日常工作。我不是說我會在學校偷懶。日常工作并不意味著做得不好。它意味著不被它定義。我的意思是,我不會把自己想成一個高中生,就像一個音樂家有一份服務生的工作,不會把自己想成一個服務生。當我不在我的日常工作時,我會開始嘗試做真正的工作。
當我問人們對高中最后悔的是什么時,他們幾乎都說了同樣的話:他們浪費了這么多時間。如果你想知道你現在在做什么,而你以后會后悔,那可能就是它了。[4]
有些人說這是不可避免的——高中生還沒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情。但我不認為這是真的。證明你很無聊。你八歲的時候可能不覺得無聊。當你8歲的時候,它叫“玩耍”而不是“閑逛”,但這是一樣的。八歲的時候,我很少感到無聊。給我一個后院和其他幾個孩子,我可以玩一整天。
我現在意識到,這在中學和高中變得陳腐的原因是,我已經準備好了做別的事情。童年漸漸逝去。
我并不是說你不應該和你的朋友出去玩,你們除了工作之外都應該成為沒有幽默感的小機器人。和朋友出去玩就像巧克力蛋糕。偶爾吃吃巧克力蛋糕比每餐都吃更享受。不管你多么喜歡巧克力蛋糕,吃完第三頓后你都會覺得很不舒服。這就是一個人在高中時感到的不適:精神上的不舒服。[5]
你可能會想,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取得好成績。我們必須有課外活動。但是你很清楚這些都是假的。為慈善機構募捐是一件令人欽佩的事,但并不難。它不是完成某件事。我說的完成某件事的意思是學習如何寫作,或如何編寫計算機程序,或了解前工業社會的生活是什么樣子,或如何從生活中畫出人的面孔。這類事情很少轉化為大學申請的一類項目。
墮落
設計你的大學生活是危險的,因為你需要給不是很有眼光的招生人員留下深刻印象。在大多數大學,決定你是否被錄取的不是教授,而是招生人員,他們遠沒有你聰明。他們是知識世界的NCOs(沒有受到委任的人)。他們說不出你有多聰明。僅僅是預科學校的存在就證明了這一點。
很少有父母愿意花這么多錢讓孩子去一所沒有改善他們入學前景的學校。預科學校公開表示,這是他們的目標之一。但這意味著,如果你停下來想一想,他們可以破解錄取程序:他們可以把同一個孩子錄取,讓他看起來比上當地公立學校更有吸引力。[6]
現在你們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成為一個有前途的大學申請者。但這意味著你在設計你的生活來滿足一個如此愚蠢,以至于整個行業都致力于顛覆它的流程。 難怪你變得憤世嫉俗。你所感受到的不適,就像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制作人或煙草業高管所感受到的一樣。你甚至拿不到很多錢。
你會怎么做?你不應該做的是反抗。我就是這么做的,這是個錯誤。我不知道我們到底出了什么事,但我覺得不對勁。所以我就放棄了。很明顯,這個世界糟透了,那又何苦呢?
當我發現我們的一位老師自己也在用一個筆記網站上的筆記時,這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在這樣的班里取得好成績當然毫無意義。
回想起來,這是愚蠢的。就像有人在足球比賽中被犯規,然后說,嘿,你犯規了,這是違反規則的,然后憤憤地離開球場。犯規發生。當你犯規時要做的事是不要失去冷靜。繼續玩。
把你置于這樣的境地,社會就玷污了你。是的,正如你所懷疑的,你在課堂上學到的很多東西都是垃圾。是的,正如你所懷疑的,大學招生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場騙局。但就像許多犯規一樣,這一次是無心的。繼續玩。
叛逆幾乎和順從一樣愚蠢。在這兩種情況下,你都可以通過他們告訴你的事情來定義自己。但我認為最好的方案是,步進到一個正交向量上。不要完全照他們說的去做,也不要完全拒絕。相反,把上學當成一份日常工作。就日常工作而言,這是相當甜蜜的。你在3點就完成了,然后可以在那里做你自己的事情。
好奇心
你真正的工作應該是什么?除非你是莫扎特,否則你的首要任務就是弄明白這一點。有什么偉大的事情要做?富有想象力的人在哪里?最重要的是,你對什么感興趣?“天資”這個詞是有誤導性的,因為它暗示著某種與生俱來的東西。最強大的才能是對某些問題的強烈興趣,而這種興趣往往是后天培養的。
這種想法的一個扭曲版本以“激情”的名義滲入了流行文化。我最近看到一則招聘服務員的廣告,說他們需要“對服務有激情”的人。真正的激情不是當服務員。對于那來說激情不是一個好詞。一個更好的名字應該是“好奇”。
孩子們很好奇,但我所說的好奇和孩子們的好奇是不同的。孩子的好奇心是寬廣而淺薄的;他們隨便問為什么。對于大多數成年人來說,這種好奇心會完全消失。如果你總是問為什么每件事,你就什么都做不了。但在雄心勃勃的成年人身上,好奇心非但沒有枯竭,反而變得狹窄深刻。泥灘變成了一口井。(寬廣淺薄---狹窄深刻)
好奇心把工作變成了娛樂。對愛因斯坦來說,相對論并不是一本充滿了他為了考試而必須學習的艱深知識的書。這是他試圖解開的一個謎。所以對他來說發明它的工作量可能比其他人在課堂上學習要少。
你從學校里得到的最危險的錯覺之一就是認為做大事需要很多紀律。 大多數課程的教學方式都很枯燥,只有通過嚴格的紀律,你才能勉強通過。因此,當我在大學早期讀到維特根斯坦的一段話時,我感到很驚訝,他說自己沒有自律,從來不能拒絕任何東西,甚至連一杯咖啡都不能。
現在我認識了很多工作出色的人,他們都是如此。他們幾乎沒有紀律。他們都是可怕的拖延者,幾乎不可能讓自己做任何他們不感興趣的事情。 四年前,一個人的婚禮上留下的那半封感謝信至今還沒有寄出。另一個人的收件箱里有2.6萬封電子郵件。
我并不是說你可以完全不自律。 你可能需要跑步的量。我經常不愿意去跑步,但是一旦我去了,我就喜歡跑步。如果我好幾天不跑步,我就會覺得不舒服。做大事的人也是如此。他們知道,如果不工作,他們會感覺很糟糕,而且他們有足夠的紀律讓自己回到辦公桌前開始工作。但一旦開始,興趣就會接管,紀律也就不再必要了。(這句話妙極了)
你認為莎士比亞是在咬牙切齒地努力寫偉大的文學作品嗎?當然不是。他玩得很開心。所以他才這么棒。
如果你想把工作做好,你需要的是對一個有前途的問題有極大的好奇心。愛因斯坦的關鍵時刻是當他看著麥克斯韋方程組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專注于一個富有成效的問題,因為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弄清楚一個主題到底是關于什么的。舉個極端的例子,想想數學。大多數人認為他們討厭數學,但是你在學校里用“數學”這個名字做的無聊的事情和數學家們做的完全不一樣。
偉大的數學家G. H. Hardy說他在高中時也不喜歡數學。他學這門課只是因為他比其他學生學得好。后來他才意識到數學是有趣的——只是后來他才開始問問題,而不僅僅是正確地回答問題。
當我的一個朋友因為要為學校寫論文而抱怨時,他的母親會告訴他:想辦法讓它變得有趣。 這就是你需要做的:找到一個讓世界變得有趣的問題。做大事的人和其他人看的世界是一樣的,但是他們注意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細節。
不僅僅是在智力方面。亨利·福特的大問題是,為什么汽車必須是奢侈品?如果你把它們當作商品來對待,會發生什么?弗朗茨·貝肯鮑爾的理論實際上是,為什么每個人都必須呆在自己的位置上?為什么后衛不能進球?
現在
如果你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提出好問題,那你現在16歲的時候會怎么做?努力找到一個。偉大的問題不會突然出現。它們在你的腦海中逐漸凝固。讓它們凝結的是經驗。所以,找到偉大問題的方法不是去尋找它們,也不是去胡思亂想,我能有什么偉大的發現呢?你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可以的話,你會成功的。
讓一個偉大的想法出現在你的腦海里的方法不是去尋找偉大的想法,而是投入大量的時間在你感興趣的工作上,在這個過程中保持你的思想足夠開放,一個偉大的想法可以生根發芽。 愛因斯坦、福特和貝肯鮑爾都用過這個方法。他們都知道自己的工作,就像鋼琴手知道琴鍵一樣。所以當他們覺得不對勁的時候,他們有信心去注意到它。
花時間做什么,怎么做?選擇一個看起來有趣的項目:掌握一些材料,或者做一些東西,或者回答一些問題。選擇一個不到一個月的項目,讓它成為你有能力完成的事情。做一些足夠困難的事情來伸展你的能力,但僅僅是,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如果你在兩個項目之間做選擇,選擇最有趣的一個。如果其中一個失敗了,再換一個。重復這個過程,直到這個過程變得自我維持,每個項目產生下一個。(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如果這會限制你或使它看起來像工作,那么也可以不做學校的項目。如果你愿意,可以邀請你的朋友參加,但不要太多。朋友會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很少有初創公司是由一個人創辦的),但單獨行動也有它的優勢。秘密計劃總有讓人高興的地方。你可以冒更多的風險,因為如果你失敗了,沒有人會知道。
如果一個項目似乎沒有朝著你應該有的目標前進,不要擔心。道路的彎曲度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所以,讓這條路延伸出項目。最重要的是要對此感到興奮,因為你是通過這樣做來學習的。
不要忽視不得體的動機。最強大的一種欲望是想在某方面比別人做得更好。哈代說這就是他開始的原因,我認為他唯一不尋常的地方是他承認了這一點。另一個強大的動力是去做或者知道你不應該做的事情。與之密切相關的是想做一些大膽的事情的愿望。16歲的人不應該寫小說。如果你嘗試,你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是有利的;如果你徹底失敗了,你做的并不比預期差。[8]
當心壞模范。尤其是當他們為懶惰找借口的時候。當我在高中的時候,就像我看到的那些著名作家一樣,我經常寫“存在主義”的短篇小說。我的故事沒有太多的情節,但是很深刻。比起娛樂類的作品,它們更不適合寫作。我早該知道那是個危險的信號。事實上,我覺得我的故事很無聊;讓我興奮的是,我想到要寫一些嚴肅、有智慧的東西,比如著名作家的作品。
現在我有足夠的經驗認識到那些著名的作家實際上很差勁。很多名人都這么做;在短期內,一個人的工作質量只是名譽的一小部分。我不應該那么擔心做一些看起來很酷的事情,而應該做一些我喜歡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酷之路。
在許多項目中,一個關鍵步驟是找到好書。大多數書是壞的。幾乎所有的教科書都不好。[9]所以不要假設一個主題是要從任何一本碰巧與之最接近的書中學到的。你必須積極地尋找少量的好書。
重要的是走出去,做些事情。與其等待別人來教導,不如走出去學習。
你的生活不需要由招生官來決定。它可能是由你自己的好奇心塑造的。它適合所有有抱負的成年人。你不必等待開始。事實上,你不需要等到長大成人。當你到了一定的年齡或從某個機構畢業時,你的內心沒有一個開關會神奇地翻轉。當你決定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時,你就開始成為一個成年人。你可以在任何年齡這樣做。[10]
這聽起來像是胡扯。我只是一個未成年人,你可能會想,我沒有錢,我不得不住在家里,我不得不整天做大人們告訴我的事情。嗯,大多數成年人在限制條件下工作有同樣麻煩,他們設法把事情做好。如果你認為作為一個孩子是有限制的,想象一下有孩子的情況。
成年人和高中生之間唯一真正的區別是,成年人意識到他們需要把事情做好,而高中生卻沒有。大多數人在23歲左右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我要讓你早點知道這個秘密。所以開始工作吧。也許你可以成為第一代高中最大的遺憾不是你浪費了多少時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