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第一個周末,露水不深,霧氣不重,陽光明媚,和煦的風中彌漫著桂花的香味。
這時候,已經是深秋了,稻谷基本收割完畢也曬干收入糧倉了。田里更多的是生姜,綠色的桿和綠中帶黃的葉子還在積蓄著力量。無論是田野還是山坡,是草木枯黃的景象,但卻不蕭條,田里有忙著挖地瓜的壯漢,有種小白菜的婦女,鄉道上有散步的鄉親,山上密林里有摘野果的尋寶人。
田里和山里的景象我沒有參與。這個周末我只上街三次,周六飯后沿著河道與街道去散步一小會,晚上八點多陪朋友到華麟小區散步。周日晚飯后,進政府走了一圈,去街上拿了鮮奶,到朋友家里坐了會,便回家了。現在還安排沒有太多的運動量,主打休息。周六晚上吸了地,拖地板后,腰比較酸,雙手背腰而走,腰部酸痛得到了緩解。
走在樹木環繞的政府里,倍感親切。這里有茶樹,有玫瑰花,晚上光線暗看不去它們的青翠美麗模樣,但是高大的棕櫚樹異常耀眼。草叢里傳來知了聲,我詫異這時竟然還有蟬鳴,但又懷疑應該不是蟬,是秋天的蟋蟀蟈蟈吧。我老家也在政府旁,不過,我鮮少進去,反倒是太華的政府經常進來散步,所以這兒讓我非常親切。
有很多的小孩子在政府籃球場打球,小小的個子跳躍著、討論著,應該才讀四五年級吧。想到我剛來太華教的那屆小孩,已經小學畢業,大部分到太華中學讀,也很多去了城關讀,因為是從二年級教到五年級,看著他們六年級畢業,所以更加有一種情懷在心里吧。
朋友送了我“拉丁果”又叫“九月黃”“八月瓜”,剛來太華時,同事送過我兩個,那會還不懂怎么吃呢。成熟的是黃色的皮,還沒熟透的是全綠或是綠中帶黃。掰開后,露出黃色的果實和黑色的種子,黑寶石被黃色囊和絲包裹著,食用時,要把黑子籽吐掉。味道甜絲絲的,有點像哈密瓜的甜吧。純天然的野果了,這是很多人童年的味道,之前我發過朋友圈,引來了無數好友的追憶與好奇,甚至還有問我哪里可以買的。不過,現在隨著抖音視頻號的傳播,很多人開始人工種植,古早的味道慢慢回到了現在的生活中了。
城市的快節奏,讓很多人回憶從前車馬慢的生活,想起兒時在農家田野生活的場景。憶苦思甜如是光景。在終于得空的周末,很多人走進了鄉鎮去感受秋天,爬山、野營、賞銀杏……鄉村似乎人少又熱鬧。在朋友圈微博抖音看著大家伙登高看日出,去省外旅游,看層林盡染,看雪花飄落,登萬里長城,觀香山楓紅……真是望眼欲穿地羨慕啊。
周六睡眠質量不高,早醒狀態不佳,導致一天下來,幾乎在刷手機,微博翻一翻,小紅書看一看,再抖音和視頻號輪流著刷一刷,還看了一會小說。手機玩多了,也無趣。刷到的一些內容很多是重復的,不過有一些公眾號里的文章還是不錯的,緊跟時事,一些視頻的內容既有內容又充滿樂趣,品質越來越好了。想了想,為什么周六睡不好,大概是周五晚上吃了烤魚,火氣鉆身體里了,半夜舌頭開始干了。還喝了一點茶的緣故吧。晚上整理了房間,心情很愉悅,總體來說。一天下來的感受不錯。
周日這天,睡得較好,一天下來的活動也豐富些。依舊早醒,不過聽著歌兒睡了一個回籠覺,飯后,看了《中國神話傳說》《世界經典神話與傳說故事》,收獲頗豐。《中國神話傳說》由曹文軒陳先云主編,按照時間順序編排了宇宙起源、人類起源、五方天帝和他們部下的故事,框架清晰。顓頊、帝嚳的名字我第一次看到,心中有些慚愧,看的書太少太少了,知識儲量太少。同時,也安慰自己,以前看過也許,只是沒有這么系統,也可能看過忘記了。在看另一本時,回憶起很多故事看過了,大概版本有些不一樣,有些內容有些不同。外國的名字和地名依舊讓我頭暈,長又不好記。
周日下午,我還看了紀錄片《妖怪傳》,所看到的內容是講蛇妖的,在遠古時代,最早的蛇妖是男蛇蠱惑女性,后面才演變成女蛇魅惑男人。而且,其實蛇在遠古是神圣的,與龍具有同等的地位,后面才慢慢演變成妖怪。妖怪象征的演變是人類對自然的解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變化,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越來越多,思想也跟著變化了。這里面的知識很多,我說不來,就此帶過吧。
下午的時光比較寬裕,除了午休,我還寫了一會會的毛筆字,練習了《蘭亭序》的幾行內容。坐著腰酸便躺著看俞敏洪的新書《我的2022》。每次閱讀俞老師的書,總能學到很多知識。所以要多看俞老師的書,學習俞老師堅持學習的精神和向上的品質。更多的感悟等看完書再來整理。
快樂且自由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明天又要上班了。希沃學習還沒有學完,就記錄到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