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記得有首兒歌是這樣寫的:“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聽兒歌就知道它講的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關于這個節日,你了解多少呢?
? ? ? ? 端午節是愛國節,因為愛國詩人屈原在公園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后,古人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并以吶喊旗鼓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之情。端午節也是防疫節。端午節前后是春夏交替、傳染病的高發期,古人用插艾葉,懸菖蒲來驅除蚊蠅,凈化空氣。成年人還要飲雄黃灑和菖蒲灑來驅趕蛇蟲,小孩子們要佩戴藏有朱砂和雄黃的香囊以預防疾病。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一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賽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項國際體育賽事,同時也起到了友誼紐帶的作用。端午節還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花色品種繁多的粽子,可以讓你一飽口福。
? ? ? ?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是浸潤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化遺產,體現著一種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同學們要肩負起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為成為中華民族的棟梁之才做好準備。同學們,屈原的故事雖然離我們很久遠,但他的愛國情懷卻離我們很近。
? ? ?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們了解了端午文化,希望大家做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樹雄心、立壯志、強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