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珍惜,所以心更自在
《斷舍離》這本書,去年就看了。其實,我已經斷舍離了一年了,但是還是沒有達到書中所說的境界。尤其是這兩天再一次看了這本書,其實有著更深刻的內涵,第二次讀我是感受到了,但是第一次讀的時候,我應該讀的很慢,而且應該是高于自己的理解能力,因為不那么的順暢,也沒有跟自己理解能力相當的書,當即就能夠理解而且有共鳴。即使這樣,在過去的一年我還是有一定的改變的。
因為這本書,我在收拾屋子的時候已經不僅限于整理,我在慢慢去接近以“我”為主,而不是以物品為主,說實在的要做的以我為主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以為很簡單,因為物品都是我的啊,可是我們在斷舍離得過程中,看得是物品是不是我這個當下所需要的。現在我收拾的時候已經能夠很快的決斷是不是我所需要的,但還是會想著會不會到時候又要用到。我當時的方法就是多做幾次斷舍離,慢慢就能夠決斷了。
在整理的過程中,我還會整理出有時候想對自己好的時候買的比較貴的化妝品,但不知道為什么,這些化妝品卻沒有及時發揮它們的作用,往往被我整理了一次,換了地方還是沒有舍得用,最后終于過了保質期,只能被扔掉。我終于意識到我迷戀的是對自己好的感覺,是珍愛自己的感覺,而往往有時候更希望是別人的珍愛。在斷舍離得過程中,在斷舍離得理念中,我意識到,既然迷戀被珍愛的感覺,可以先自己珍愛自己,為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順從自己的心,當我懂得自己珍愛自己,別人也會以我對我的方式對待我,就算沒有,我已經被自己珍愛啦!
還有一個體會就是自己的衣服,也許是因為在每次買衣服的那個瞬間都有很多期待,希望自己美美的,衣柜里還有很多應該清理卻沒有清理的衣服,有的是因為當時穿的感覺,相對苗條的身材,比較好的氣色,是對過去的念想,承載著過去的歲月,背負著逝去的青春,清理會有世事滄桑、斗轉星移的感覺??墒?,這也是人生的常態。在此過程中,我忍著不舍,慢慢懂得放手,懂得接納別離,接納無常,雖然做得還不到位,但是已經進步了很多了。在這樣的不舍卻舍中,我懂得了珍惜物品,我以前覺得物品沒有了還可以再買,但現在我知道,再買的也不是那同一個,每個待在我身邊的物品,都是有時效的,所以,我終于開始非常愛惜的使用著生活用品。 還有一種衣服是因為買的時候太沖動,所以穿過一兩次就不想穿了。沖動有時候是因為心情,有時候是因為導購或者一起的他人意見,有時候是因為自己想嘗試一個新的風格。這種衣服扔掉很可惜,但是卻真的穿不了幾次,而且隨著自己的成長已經確定再不舍也要舍,很無奈!即使不適合自己,也舍不得挪作它用。也還是整理出了一些,放到小區,但是還有。斷舍離是個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經歷這許多糾結,現在買衣服我最大的改變是自信,因為我必須要好好琢磨這件衣服適不適合我,如果適合我了,這衣服還可以有哪些搭配,因為不想在下次斷舍離的時候傷腦筋。
再次看這本書,我目前也就是個初級階段,甚至初級階段還沒有合格,但是,這一年來自己的變化還是可以感覺得到。
珍惜物品、珍惜自己、珍惜所有的相遇
感恩每天我們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的物品或者情感,感恩所有好于不好的相遇
整理物品的過程中,去發現看不見的自己,懂得自己,順從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