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平
我們身邊總會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固執于某種行為或處事模式,又對效果不滿,這些人怨天尤人,特別愛把責任推給他人或世上任何事物,好像錯誤的結果都是別人或客觀事物造成的,跟自己的選擇、判斷、所做所為沒有關系。也總能看到二個人因一件小事引發矛盾,各說各的理,爭執不休。
NLP理論認為,這些體現在思想、行動中的困擾和矛盾,都是人們內心的多個信念自相沖突,或者人與人之間的信念系統發生沖突造成的。
那么,什么是NLP?人的所謂信念系統,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它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對人產生影響的呢?我們又該如何通過完善自己的信念系統,而獲得更加成功快樂的人生體驗呢?《重塑心靈--NLP:一門使人成功快樂的學問》這本書,會圍繞這些問題給我們傳遞一些有趣的奧秘,讓我們的人生享受到更多的成功和快樂。
《重塑心靈》這本是的作者李中瑩先生,一九四六年出生于香港,他是最早把國外的NLP研究成果介紹到國內的人,被譽為華人世界的國際級NLP大師。李中瑩先生有三十年的企業管理及經營經驗,曾在多個歐美跨國集團和上市公司擔任高層管理職務,他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在傳授NLP的同時,自己又發展出很多獨到并且實用的思想和行為技巧,這本書就是他對NLP理念理解和創新的結果。
01 NLP是個什么概念?
NLP是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英文縮寫,譯為“神經語言程序學”。“神經語言程序學”有點不太好理解,分解開來是這樣的:
Neuro----直譯為“神經”,這里指的是人的的身心。我們的頭腦是負責思想的,身體是負責執行的,正是頭腦和身體的統籌工作,維持著我們與大千世界的聯系。
Linguistic----直譯為語法,這里指的是人的頭腦與身體發生聯系時,所使用的語言模式和語法規則。
** Programming----**直譯為程序,這里指的是人的所有意念、感覺和行為。
這樣一解釋就很清楚了,在心理學上,NLP是一門研究大腦和身體如何工作的學問。
其基本原理就是:人們憑借著知道自己的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去主動配合并提升大腦的工作。這樣,人的信念系統會不斷得到升級改造,身體表現會隨之向著更加積極向上、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從而讓我們體會到一個更加功,更快樂的人生。
02 人的信念系統是怎樣形成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系統。信念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以意識到的觀念,屬于潛意識范疇。雖然我們難以意識到信念,但是,信念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無法意識到的心理層面運作著,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一個人對事物的判斷、觀點或看法都是有他的信念決定的,但是,這個信念并不是天成的,它是我們從過去的學習、實踐和思考中累積而來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信念、價值觀和行事規則,這就是人的信念系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憑借這套系統去處置的。因此,這套系統完全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功失敗、快活樂悲傷。
這樣說來,新年系統就是我們生活中行動的指針,它可以指出我們一生的方向,決定我們一生的幸福與成敗。那么,決定信念系統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
在《重塑心靈》這本書中,李中瑩先生給出了形成信念系統的四種途徑:
一是通過親身體驗獲得,如人們常說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二是通過他人經驗獲得,比如看到周圍創業的人失敗者居多,自然地認為自己也會失敗。
三是通過接受灌輸獲得,比如父母、老師告訴孩子:“要用功讀書,不準談戀愛,不準出去玩”,導至孩子該玩的時候不去玩,該談戀愛的年紀不敢談戀愛,最后變成了無社交能力、無法融入社會的書呆子。
四是通過自我思考獲得,也就是自己對人生經歷和體驗總結出的道理,如“知識就是力量”、“吃虧是福”等。
03 人的信念系統,會給他的思想和做法帶來什么?
書中提到中國人有三個關于“身份”的障礙性信念:
第一個是認定自己就應該是困境里的人。例如有人說:“我的這件事,已經沒有可能了”,或者“我這個病,是不會好的了”,就是這種情況。
第二個是認為自己沒能力,或者埋怨自己沒有用。我們常聽人說:“我沒有這個能力”、或者:“算了吧,我再努力都做不到”,就屬于這種情況。
第三個是認命態度。比如:“我沒有這個資格”,或者說:“我哪里會有這么好的運氣啊”,再或者說:“我的命生來就是這樣的”,這些都屬于認命態度。
不可能、沒能力、沒資格這三個障礙性信念,會讓人接受認輸的態度,它會嚴重削弱我們行動的念頭,結果就是遇事不積極采取措施。
有資料顯示,信念可以使一個人在前一刻得病, 而后一刻又不藥而愈,還會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更重要的是,信念不僅能促使我們積極采取行動,也會削弱我們行動的動力。
所以說,信念是一種綜合的精神狀態,在我們一生的生活體驗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04 我們該如何完善自己的信念系統,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其實,在人這一生中,信念系統始終是處于變化狀態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學習來不斷完善自己的信念系統,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書中提到,要想破解人的思想框框,有二個比較實用性方法:
一是松動信念法,就是讓自己采用一個恰當的方法,對所持的信念做出審視和界定,使之松動。這個方法需要自己找到改變固有信念的理由,說服自己去改變 “死心眼”行為。
二是換框法,顧名思義,換框法就是轉換條條框框的方法,是常用的一種有效改變內心信念的方法。換框法是憑借邏輯思考去改變人的既有信念,屬于一種增添力量的方法。
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不快樂,或者做事總不能讓自己滿意,或者看誰都不順眼,也許就是你的信念系統出現偏差了。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積極地去做調整。
我們可以采用松動信念法,先為自己找個改變固有信念的理由,使固有的刻板信念松動。還可以采用換框法,去重新定義事物性質,考慮有沒有二者兼得的可能性,還可以改變思考角度等,這些都可以打破我們日常生活中固有的思考和做事模式。
積極改變思維模式,用靈活巧妙的方式解決生活、學習、工作中的事情,會更讓人多一些自信、多一些選擇、多一些力量,多一些成功和快樂。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經歷各式各樣的人和事,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信息新概念和新知識,如何學會利用老經驗和新知識不斷構建和完善自己的信念系統,并靈活運用它們,是一輩子的修煉。
《重塑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關于身心的一些常識,以及怎樣從這些常識出發,讓自己的思想指揮行動,帶來最大最好的效果。
其實,這本書的主旨并不是讓你變得優秀,變得獨特,而是讓你變得更趨于正常,讓你能夠擁有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處事方法,擁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責任感。
NLP并不是萬能定律,更不是宗教信仰,我們只要在這本書中學習一點NLP知識和技巧,面對問題時能夠放平心態、開闊思路,多一些從容、多幾個解決途徑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