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解現今大連理工大學學生的創新創業態度與創新創業形式同時解答我們在創新創業上面的問題與疑惑,大連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實踐團一行四人采訪了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郝鵬老師。我們首先說明了采訪的目的,與郝鵬副教授分享了我們對于如今大連理工大學本科生創新創業方面的想法:大一學生充滿熱情與動力,但科研基礎知識較薄弱,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未掌握足夠創新的理論知識,在這一階段中,學生期望參與科研項目,卻無從入手;大二本科生掌握較少理論知識,對科研創新或創業有了基本的了解,加入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有導師進行系統的指導;大三大四本科生可以進行規劃,參與有興趣的科研活動,有自主能動性。
? ?我們還與郝鵬老師介紹了我們以前參與過的去大連造船廠的經歷,就如何根據具體行情進行改革等問題分享了我們的看法。郝鵬老師向我們講解了他的看法,從小問題出發,進行總結。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基礎知識,了解創新方法并且學會自主創新。他特別強調了要注重優化計算,并結合自己再航空航天領域上的經驗,詳細解說了拓撲優化,利用拓樸優化進行創新構型,講述了大工人在中國航天航空事業上的辛苦付出以及對未來大工學子在中國航空航天事業中的良好前景。郝鵬老師就如何提高創新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我們必須學好專業理論,融會貫通之后,優化結構,分析了現今的大連理工大學的考試拘于行式,學生們只要在期末刷夜刷題就能在期末考試之中得到不錯的成績。對于研究生么來說,要按照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在進行創新創業活動時必須應用于實際。多了解跨學科知識,有利于發散創作靈感。
? ? 多思考,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考慮問題時要入微。至于考試就是檢驗學生掌握的知識水平,盡管我們現在檢驗手段單一,以數量取勝,但我們要盡可能在保持成績的前提下,提高創新意識,檢驗自我水平。
? 郝鵬老師與我們分享他的科研之路。老師畢業之后,服從國家重大工程需要,將個人興趣與從事專業結合,完成自己的科研創新目標。他給我們介紹了科研過程中最后重要的部分:科研經費的來源。一部分科研經費是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這是個人研究經費的來源之一。另外有一部分科研經費是企業或個人提供,這種一般用于研發面向社會的產品。
? ?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了解了許多關于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有利于我們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在工業4.0的時代,我們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為中國智造助力。在自己發展的道路上始終牢記自己肩負的時代使命,將發展的每一步與時代需求相結合,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中國騰飛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