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后抑郁到家破人亡,誰才是兇手?》
文/空十年
導讀:為什么那么多女人產后抑郁了?
(1)
我常在街頭碰見的胖女人,她總是一襲紅衣,偶爾還戴著夸張的頭飾,大腹便便的樣子,令我一度以為她是個孕婦。有時候她會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有時候又對我們視若無睹。
她常常哼著歌,一個人,大搖大擺地穿梭過人群。我總覺她哪里不對勁,見得次數多了,才發現她和普通人的那點不同,也才解除了心底的一絲困惑。知道她的故事,是某個艷陽高照的中午,在公園里無意間聽奶奶們話家常。
她們說,胖丫頭以前呀,活潑開朗,清瘦標致,也是個美人坯子。可惜了!
這話不假,因為即使歷經變數,依然看得出來,胖女人尚且是姣好的容顏。
她們說,胖丫頭當年嫁得不錯,那男人呢,很會掙錢!只不過呀,胖丫頭不爭氣,生個孩子,把自己逼成了神經病,好一陣子又是哭又是鬧,搞得老公婆家都嫌棄她,最后離婚了,孩子也跟了人家。就剩下胖丫頭一個,現在只能跟老娘住在一起,越來越不修邊幅了!
我曾經有過的所有猜測,都不曾預料到原來這才是她的故事。而令我唏噓不已的,竟然是那些人評論中的這個字眼——“不爭氣”。
誰又知道,誰又曾陪她度過,產后抑郁的灰暗時光?我忽然心疼不已。又有多少人,站在陽光下的陰影中?
(2)
那天,帶佑佑路過我們常去光顧的紅豆餅小攤。佑佑要看伯伯怎么做紅豆餅,我們就駐足觀看。這時候,站在我們左前方的女人忽然扭頭,扯著大嗓門對我說,“買個嘗嘗,真的很好吃!給你打包票,別的地方都沒這么好吃的紅豆餅……你家孩子可真乖……”神經質的吆喝,著實嚇了我一跳,我本能地抱著佑佑繞到了另一邊。
那個女人和老板說著玩笑話,“我們倆青梅竹馬呀,就說回來找我相親了,誰知半道被別的妖精女人攔下了,哼,我們倆啥關系,他還能讓那些三兒啊四兒啊給搶跑了?我都不信,結果魂兒還真被勾跑了!不要了,咱再找……”
女人吧啦吧啦說了好多,聽得我云里霧里,還有老板時不時搭個腔,以及背對著女人的黑衣大姐側轉頭向我撇嘴巴的神態,使我大概判斷出來,這個女人神經有些不太正常!
紅豆餅出鍋,女人拿著老板遞給她的紅豆餅又蹦又跳一溜煙兒地跑遠了。我們幾個似乎才不約而同地松了口氣。
老板感嘆,“她老公出軌了,你們沒聽她說,被別的女的勾搭走了,她受刺激了,就神經了!哎!”
黑衣大姐說,“我們院兒的,懷孕的時候她老公就出軌了,她生孩兒她老公在外地都沒回來,她娘家也不咋管她,再加上產后抑郁,整個人就瘋了,最后離婚了,孩兒也判給他老公了。現在她就一個人瞎晃蕩,孩兒人家也不讓她見,受打擊太大了,哎!”
我們誰不曾天真爛漫?誰不是對婚姻滿懷期許?可是從窈窕少女到孑然一身,這一路,誰又知道她經歷了什么?
(3)
某天,佑佑爸問我,“你認不認識一個叫某某某的?我看地址是你那邊的,微胖,個子高高的女孩兒。”
他說的是明兒,我妹的同學。我問佑佑爸,“她怎么了?”
佑佑爸說,“今天她被婆家人送到我們科室了,看上去精神很不好,一直在哭。她娘家人知道她的情況嗎?我看她老公也不是特別友好,一直在罵她,說是生二胎的時候產后抑郁。”
后來我從別的途徑知道,在此之前,明兒已經在精神病院待了一年。我甚是震驚!
從小到大,明兒都是內向的女孩兒,輕言細語,安靜柔軟。我難以想象,這么個女孩兒,她經歷了怎樣的創痛?以至于精神全線崩潰!
而她的婆家,我也無從揣測,那些看上去努力積極的救治,到底是拉她走向人間,還是推她墜入地獄?
(4)
帶佑佑去公園里曬太陽,碰見了與佑佑同齡的小伙伴,他跑去玩耍,我站在一旁,聽到老人們討論那時剛發生的一件事。
一個年輕的媽媽,頭胎產女,迫于家族想要男孩兒的壓力,二胎產下雙胞胎男孩兒,10天后上吊自盡,留下三個孩子。
也就是這一天,我同時聽到了我常見的那個紅衣胖女人的故事。同樣的產后抑郁,不同的是一個生,一個死。
老人們無不惋惜,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出生就沒有了媽媽!他們不明白她為什么舍得丟下自己的孩子?
誰會舍得呢?哪個媽媽不是與孩子拼死相見?如果不是難以跨越難以承受,誰不想好好活著陪孩子成長看孩子長大?!
(5)
最近一位年輕媽媽的遺書刷爆了朋友圈,她帶著一雙兒女跳下13樓,慘烈又決絕!
很多人質疑,她真的產后抑郁了?
而我忍不住想,絕望地死,能證明什么?能讓一個直癌男和一個直癌男家庭反思?我想,過不了多久,他依然娶妻生子,風生水起。我以為,最好的反擊,是你活得更漂亮!可惜,這個變態的男權社會,很少給女人機會!一個全職媽媽,唯一能帶走孩子的方式,大概只有這一條路了吧?!
我也是媽媽,或許每個媽媽,都曾那樣走過,被瑣碎消耗、被委屈淹沒、被孤獨刺痛……那是男人們永遠也不可能理解的懷孕生產帶娃之路。
有的人,走過去了,而有的人,卻永遠地沉寂了。
(6)
當一波又一波的負面新聞,拷問著許多人的婚姻。我們能指望有多少男人忽有覺悟?這些人中間誰會去問一句,為什么那么多女人產后抑郁了?而從產后抑郁到家破人亡,誰才是兇手?
除了激素異常,你是否看到了,所有這些故事背后,有丈夫的缺席,有婆媳的糾紛,有原生家庭的冷漠,有女人特殊時期的脆弱,也有男權社會的法律尚且不維護媽媽權利的窮途末路……
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母親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卻又令母親陷入孤立無援。大時代下的養老壓力需要女性肩負起繁衍生息的重任,卻又令母親對于二胎之路望而卻步。
那么,作為女人,作為媽媽,我們該怎么辦?是不是尚有一條出路,在等著我們去開辟?!
當我成為媽媽,突然發現,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令我感到生命貴重。
所以,無論那條出路,離我們多遙遠,也只有頑強地堅忍地活著,才有可能走過去。
——【自佑之,天佑之】空十年
(本文由空十年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