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說:“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它形成了國家的真正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從第一部法律的誕生到現在,我們對法治工作從未停止探索,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通過不斷的實踐,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 ? ? ?習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要堅持“四個注重”筑牢法治根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一、注重能力培養,切實提高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的明確要求。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廣大黨員干部要強化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觀念,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 ? ? ?二、注重制度建設,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新時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要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途徑和方式,加強人權法治保障,有效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努力實現人民群眾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每一個法治訴求。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使法律及其實施有效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
三,注重體系建設,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完善法律規范、法治實施、法治監督、法治保障和黨內法規體系,汲取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精華,吸收借鑒人類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堅決抵制西方錯誤思潮錯誤觀點影響,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加快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四,注重法治導向作用,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的作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以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檢驗法治建設成效,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實現國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法治化。
五,注重法治人才培養,建設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要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深入研究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的特點和規律,探索一套有別于黨政領導人才、科技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的法治人才選拔、任用、管理辦法,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努力提高法治工作隊伍建設科學化水平。提高法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準,著力建設一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