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今天是你的生日》——發自內心底歡喜——唱給我的祖國!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每當八一建軍節和十一國慶節來臨之際,一首祝愿我們偉大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人民更加幸福安康的贊歌,就會由衷地從我的心底唱起!
當一群群象征著和平與安寧的白鴿從廣場的上空騰飛而起,我的心也就緊緊地跟隨著那一只只沖天的白鴿一起飛向了遠空。
二十七歲那年,我成為一名駐守新疆和田機場的武警中隊長。我和我的士兵兄弟們日夜堅守在吐沙拉小鎮的戈壁灘上。訓練之余,我們在營房門前的戈壁灘上挖出來一粒粒拳頭般大小的鵝卵石,填進去一車車能夠生長莊稼的黃土,墊成了菜園子。硬是在寸草不生的戈壁灘上,開辟出一塊塊能夠確保中隊官兵自給自足的蔬菜種植基地。
盛夏一到,炊事班的戰友們走進綠油油的蔬菜地里,采摘起一筐筐紅艷艷的青辣椒、鮮綠綠的油白菜和嫩綠色的長豆角,炫耀般地把菜籃子高高地舉過了頭頂,滿眼的綠色向著菜地附近的訓練場上展示——戰友,這就是我們中午餐桌上的美味啦!
仿佛辣得使人滿頭冒汗的虎皮辣子、滿嘴清淡爽滑的香菇油菜、滿鼻香味有人的豆角炒肉,滿桌子、滿碟地擺在了我們的跟前。讓本來就閃展騰挪在戰術訓練場上的戰友們,如同小老虎般更加充滿了戰斗的活力!一個個分解動作剛勁勇猛,一聲聲呼喊震徹戈壁,那種猛、準、狠的氣勢充斥著整個擒敵技術的對抗訓練中。
我們堅信:只有平時訓練多流汗,才能戰時少流血!
歲月不可追,往事難再回。我的四寸彩色相片已經成為懸掛在中隊榮譽室歷任主官照片墻上的紀念照了。
在我當中隊長的那兩年時間里,我們中隊繼承老連隊的光榮傳統,成為支隊先進中隊中的一員,也是全總隊年終考核被嘉獎的先進中隊之一。共同科目和技(戰)術等科目的訓練成績自不必一一細說——那都是硬邦邦的,我們的農副業生產收益更是響當當的——歷年留用經費逐年增加。在我們基層武警中隊中,有一句向訓練要戰斗力的響亮口號——要想訓練出成績,先把伙食調劑好。經過整整一年時間的剖挖,有時甚至是直接用手去撿鵝卵石,終于開墾出一塊塊能夠種菜的菜園子。指導員還饒有興致地請進來農業技術員,指導我們建起了溫室大棚哩!不但保障了中隊蔬菜的四季自給,而且還喂養了十幾頭生豬,把吃肉的問題也給解決了。我們中隊的“八大員”(通信員、軍械員、衛生院、給養員等八大員),每天都有八小時的規定訓練時間,和戰斗班的戰士一樣——軍政素質個個都是好樣的!
說道調劑伙食和補充營養這一塊,我們有一位甘肅籍的上士給養員,他從老家學會了鹵鴿子,把手藝帶到部隊里來了。大家都知道鴿子肉的營養相當豐富,能大補??墒?,鴿子肉好吃價格貴呀!咱就算了一筆賬,從市場上買鴿子回來吃不劃算,那咱就買一批鴿子回來,養著吃?說干就干,搭鴿棚的搭鴿棚、買種鴿的買種鴿,兩不誤嘛。
克服了機場不能放養鴿子的困難,我們就把買回來的種鴿圈養在營區背后搭建起的鴿棚里。侍弄了半年,鴿子的防病、繁殖和喂養等技術都得到了有效掌握。鴿子的繁殖周期特別短,基本上每個月就能繁殖一窩兩只雛鴿。到了第二年,我們中隊的養鴿規模從當初的20幾只發展到了200多只,出欄數完全滿足了給戰士們每周吃一頓鴿肉、喝一盆鴿湯的需求。
出于好奇,我從鴿棚里取出一只破殼只有兩天時間的雛鴿,把它試著進行人工訓養。好家伙,光溜溜渾身不長一根毛,通體透亮的肉紅色,體內的五臟六腑明晃晃清晰可見。
面對著連眼睛還未睜開的小雛鴿,心想這能養活嗎?但是,人的手指頭只要在它的喙緣動一下,小雛鴿立馬就伸長脖子、閉著眼睛、張開黃中泛紅的小嘴“吱吱、吱吱”地亂叫,一副本能地要食物吃的樣子。有門兒,這只鴿子肯定能夠養活。
從拇指般長短養到雞蛋般大小,大約一周的時間,小家伙就知道挺著個大肚子張嘴要食物吃,也不管你是哪一個人給它喂食。小雛鴿每天要進食五、六次,身體上已經長出來幾根稀疏的帶血羽管,就像刺猬的角質那樣——羽刺白中映黑。
再從拳頭般大小養到了羽翼豐滿,一只瓦藍色的“雨點”幼鴿都能夠自己啄食一點兒食物了!這時的“小雨點”喙質還不是很堅硬,還要靠手工喂養為主。
操課間隙,小雨點兒總愛跟在我的身邊轉悠,兩只紅彤彤的小腿奔跑的步速相當快,它還不能飛起來,一味地在身前身后跑跑停停、停停跑跑,歪著個小腦袋向上仰視,兩只紅紅的小圓眼亮得純凈透徹!但它就是向你討要食物——好一只饞嘴的小雨點呀!
這是一只純種的“雨點”信鴿。我給它從小就灌輸了一組獨特的聲音信號,叫它過來時連續不斷地吹幾次口哨聲,叫它起跳試飛時短促而間斷地吹兩次口哨聲,叫它吃食進餐時我會“咕咕、咕咕”地叫喚它。
兩個半月過去了,小雨點兒終于可以撲騰著起飛了!
我從辦公室的窗臺外訓練它飛到走廊外的院子里,只是它著地的技術也實在是太不敢恭維、太嚇人了,猶如一塊石頭落地那樣,能夠清晰地聽到一聲“撲通”的聲響,每一次著地都要把我的心給跟著揪疼一下。好在這樣的“學步”時間并不算太長,也只用了不到一周左右的時間。有時,我把浸泡好的玉米粒放置在手掌心里,發出信號呼喚它進食。小雨點兒居然可以飛到我伸直的手臂上來了,邁著它試探性的步伐挪到我的手腕跟前,“嘣、嘣、嘣”地啄食玉米粒。弄得我手心里直癢癢,卻也是極開心的!
當小雨點兒能夠從機場跑道邊上飛回到我的辦公室窗臺上時,我知道它的自由日子再沒有幾天了。我必須遵守《民用航空條例》、機場安全委員會和派出所聯合規定的安全守則,以預防“鳥機”事件的發生。
我把小雨點兒放進鴿棚里和大鴿群一同飼養。
在我到天津武警指揮學院進修學習期間,每逢周末就會打電話詢問通信員小雨點兒的生活情況。
小雨點兒怎么樣了?
通訊員小史說,“南指”的張政委到中隊檢查工作時發現了小雨點兒。
我說,肯定是你們“告密”的吧?
小史在電話的那頭一個勁兒地“嘿嘿”。
張政委說,一只品種優良的信鴿就應該有它振翅高飛的藍天,而不應該讓它圈養在鴿棚里和別的肉鴿那樣等待著宰殺。豈不太可惜了?
走時帶去了小雨點兒。
初聽這個消息,我的內心極不情愿。后來一想,還是張政委說的對,一只品種優良的信鴿就應該有它振翅高飛的藍天,而不應該讓它圈養在鴿棚里和別的肉鴿那樣等待著宰殺。
我從部隊轉業后被分配到現在的城市里來工作。住宅樓窗外的空調機棱臺上擺放著我和領居家的兩臺空調機,中間有一個相對高深的狹窄空間。一對白鴿在春夏之交飛到這里來,把巢穴建在了那兩臺空調機中間的狹窄空間里。每當我下班回家后,總要走到窗戶前偵察一番那兩只新落戶的白鴿。這大概與我在部隊上養過一段時間的鴿子有關吧?總割舍不下那一段親手喂養過鴿群的經歷。特別是那一只曾經與我朝夕相伴、被我調教得訓練有素的信鴿小雨點。
可惜的是我又突發奇想,想把空調機之間的那兩只被大白鴿孵化出來的小白鴿進行人工喂養。結果兩只長滿白色羽毛的小白鴿不但不聽我的使喚,還一味地躲著不吃我喂給它們的食物。更為悲催的是兩只大白鴿也受到了驚嚇,不再回來巢穴里喂養它們的小白鴿了!
沒過幾日,兩只餓極了的小白鴿走出草窩,一頭撲到樓下的地面上,摔死了。
這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悲傷的事情,因為我的魯莽行為而使一對安好家的白鴿飛走了!也使它們精心撫養的一對小白鴿因為斷食挨餓而夭折了!
一天,鄰居孫工在樓道里對我說,兩只那么漂亮的小白鴿因為試飛卻摔到樓底下,死了。我無言以對,內心只有十分的愧疚。
我也曾期待過很長一段時間——給空調機上撒滿了玉米粒,希望那一對大白鴿不計前嫌,能夠再次飛回到我家的窗沿下來,繼續在它們的巢穴里生活、繁殖。我保證——再也不會動一下它們未來的小寶寶了。
然而,只是在每年的春天里那兩只大白鴿還會飛回到這里來,在空調上落很短的一小會兒時間,機警地向我家的窗戶上面打量幾眼,而后就飛走了。
它們終究還是沒有再回這里來安家。
每天清晨,在上班的路途中,總能看見一群群飛翔在城市上空的鴿子。它們由載著鴿哨的鴿王帶領著一會兒飛東,一會兒飛西,一會兒飛南,又一會兒飛北,上下翻飛著鳴奏出空靈的天籟之音。我的心稍稍地得到了一絲安慰——它們當中應該會有我心里頭經常惦念的那一對白鴿夫婦吧?但愿它們已經融入了這份自由自在!因為天空是自由的、安全的,也是純凈的、博大的!
(2018.06.30寫于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