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還是要自己走
工作不好找啊!
一打開QQ,我就看到這條消息彈了出來。
然后幾個校友聊開了。
是啊!工作不好找。
嗯……我已經很久沒有工作了。
是啊!現在壓力很大。
我離職半年了,因為工作不開心,加上身體健康問題,和女朋友分手,等等就離職了。
年輕人也不容易!我當初離職,我爸都急病了。
我并沒有跟爸媽說,不然會讓他們操心。
年輕的時候不穩定一點也還好,趁現在找最適合自己的定位。
……
你一句我一句,然后又繼續討論找工作。
參與討論的大都是08級-11級的校友,因此大學畢業2-5年,我也處于這個年紀,他們說的,我都能理解。
年長的人喜歡說:年輕人,不要頻繁地跳槽。
但是,如果這份工作只能給他帶來負能量,與其煎熬何不趁早解脫?如果這份工作已經讓他頂著天花板再無上升空間,難道要破頭不成?
即便事實證明他跳槽是錯的,但你也只能等他自己經歷之后再來認同你的好心提醒。否則,你以過來人的身份勸告他,終究還是要等到他自己成為過來人。而且,也只有跳過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屬于什么地方。
所以,處于當時的環境和心境,如果可以繼續,他一定不會折騰。因為他的心智還沒有成熟到可以正確地應對當時的一切。
路,還是自己走,首先你才能學會走路,然后走過了才知道哪里有驚喜哪里有驚險。
被背在背上的人,只有哪天著陸才是他真正學走路的時候。
有的事真的需要自私一點
一天早上,我把《請遠離那些假的舒適區》這篇文章發給S哥,并留言:給你再點個贊!
他回復:謝謝啊!今天剛入職。
記得15年9月,我從第一家公司離職后回到縣城,與正在當公務員的S見面吃飯。我們高中大學都是校友,在我的印象中,他老實、憨厚(本人看到不要打我哦),但那一次見面,我覺得他變了,變得有些老城、圓滑,他也說僅僅2年時間自己被改變了很多。
每一次想起他,我就會聯想到閻真教授《滄浪之水》里面的主人公。池大為從無職無權到咸魚翻身、大展宏圖,經歷了無數的酸甜苦辣,升遷之路險象環生、勾心斗角,一步步走來,也正如圖書的封面一樣,一塊棱角分明的石塊最終磨成了鵝卵石。看完小說,對于公務員這個身份,我頓時心生恐懼。
去年年底的時候,S聯系我,說想離開縣城去長沙的一家教育機構。說了很多離開的理由,總結起來不過就是:不滿現狀,不甘心就這么一眼望到頭,明明是個孩子卻要扮成大人模樣,想做真正的自己……
我知道他在心里已經決定了要離開,只不過家人、親戚朋友不想他扔了這個鐵飯碗,他找我,或許只是想多一張支持票,讓自己走得更加干脆一點罷了。
我如他所愿,舉雙手贊成,還告訴他面試一定沒問題,并且介紹這家機構里的大學同學給他認識,了解應聘和職位的相關消息。
面試通過的時候,他很開心地給我打電話說自己通過了,HR當場就把他留下談薪資,讓他隨時去上班。我打心底里為他開心!
每一次選擇,大都有一些反對的聲音。
如果為了對得起別人的期望,你會很殘忍地辜負了自己。
生活不將就,那就必須得講究一點。這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
對不起,我不過你們喜歡的日子
高中畢業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所以,在親戚的建議下,我報讀了漢語言文學。(俗稱萬金油,結果工作了以后,發現自己確實什么都干。)
面臨大學畢業,我也許并不那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我知道不想要什么。
家人們倒是希望我進學校當個老師,因為穩定。
我知道自己不會去體制內當老師,但還是鬼使神差地去報名教師資格證,13年4月考試,我那年實習忙得不可開交,結果考試不合格。其實我心里明白,如果真想要這個證,我一定會擠時間看書。
我不想要那種所謂穩定的生活,身體穩不住,心也定不了。我不敢說我喜歡挑戰,但至少我會挑剔。于是再也沒有想過去學校當老師。
有一天,我看到了作家李筱懿寫的這段話:
有多顛沛流離的青春,就有多歲月靜好的中年,女人的篤定和從容,是千帆過盡后的豁然開朗。誰說生活就該是一顆糖呢?手藝好的姑娘,即便在苦里都能調出點甜味。
我即刻復制給了我一個朋友,他知道這是我反駁他曾經對我說的一個詞,于是回復:人才啊!
他曾說,你不要這樣顛沛流離……
這樣的詞語概括我的生活確實是猛了些。
但我在心里想:
不!
我就是要癲,因為我還可以癲。
我覺得自己配,畢竟趁著年輕,否則大一點就是作了。
我愿意流,停留在一個地方未免限制了自己的視野。
我有膽量離,就像我自己常說的:你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誰?
生活,當初是選擇了你,但現在又放棄你。就是不想被你蹂躪,所以選擇調戲你。
我們都一樣:
不想生活將來對我們下狠手,所以先下手為強,求來一份主動的安心。
我們也知道:
將來的我們,一定會感激現在這個對自己狠心的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