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結構圖
寫在前面
財富管理,哲學先行 ——摘自“孟巖”公眾號文章
投資,必然伴隨著漲跌。漲固然是喜,而跌,卻是試金石,給了我們自我完善最寶貴的時間窗口。
本文旨在總結自己畢業至今三年多,在投資領域的一點點感悟。請讀者多多批評指教!
我堅信,一個人關鍵時刻做出的投資決策,完全由其哲學意識形態決定的。了解自己的哲學意識,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問題開始。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投資?
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 貨幣增發+通貨膨脹,接近10%,甚至更多。
- 與人的生命周期有關。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收入與支出的關系是非線性的。一輩子伴隨著諸多大的開銷,如結婚生子、后代教育、父母養老等,而收入卻經常無法覆蓋到這些支出。
- 一些中長期計劃的需要,比如養老。
- 培養財商的需要。
- 人的局限性。通過勞動賺取的收入是不穩定的。大病、下崗等等,都能使其被迫中止。而錢生錢,沒有這些局限性。
……
梳理一下,大部分人投資,除了好奇,更多是出于來自現實的壓力。正因為如此,我們投資的目的其實就很簡單:為了更好的生活。一切與這個初衷相違背的,都是不允許的!
第二個問題:投資什么?
指數基金。
首先,固定類收益類產品如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銀行理財產品滿足不了年化10%的需求。
其次,炒股對于大部分散戶來說是不現實的,一方面是知識層面的匱乏,另一方面是沒有時間調研企業。而基金是專業人士理財,是不二選擇。
最后,選擇指數基金,而非主動型基金。一方面,主動型基金的業績取決于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然而沒有一個基金經理可以在職三四十年,一旦基金經理離職,主動型基金的業績就難以維持。另一方面,指數型基金具有長生不死、持續上漲的優勢,還能規避諸如黑天鵝風險、永久損失的風險、制度風險(老鼠倉)等風險。
正因為如此,巴菲特老爺子也建議大家投資指數型基金。
第三個問題:為什么指數型基金能持續上漲?
因為投資指數基金就是在“賭”國運。
一方面,指數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數為標的指數,并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就算指數背后的某一家上市公司倒閉了,也會有新的上市公司加入,理論上,指數基金的壽命與政府的壽命等同。
另一方面,國家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意味著其背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斷增強,這也意味著指數基金能持續上漲。
所以說,投資指數基金就是在“賭”國運。
至此,我們明白了,我們應該選擇指數基金進行投資。
第四個問題:如何確保我們投資能賺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明確:
- 投資中,什么是不變的?
- 投資中,什么是變化的?
答案很簡單,投資中:
- 不變:牛市與熊市都是會到來的,這如同季節更替,不可抗拒。
- 變化:牛熊什么時候來,需要經歷多少磨難才能到來,是我們無法預測。
明確了變與不變,”如何確保我們投資能賺錢“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呼之欲出:在熊市中完成建倉,盡最大努力保全資產不被輕易贖回,堅持到牛市中后期賣出。這便是我們的投資信念!下文都會圍繞這個投資信念展開。
這里需要補充下:周易有一個方法論:不易、變易、簡易。用我的話說就是:把握不變的,擁抱變化的,最終回歸簡單質樸。
仔細想想,我們是否經常把投資復雜化:寧可去”預測“明天的走勢,也不愿意去相信牛市會來?
明確了投資信念,接下來我們必須了解“投資邊界”。
第五個問題:什么是投資邊界?
”投資邊界“這個名詞是我拍腦袋想出來的。之所以這么叫,是因為我看到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心理邊界。如果跟已有的理論沖突,請以已有理論為準,謝謝。
什么是心理邊界?簡言之:大部分人痛苦的原因,都來自心理邊界不清晰,以至于分不清哪些是自己可以把控的,哪些是自己無法改變的。
日本北海道路邊的電線桿上有一些箭頭向下的標識,當冬天大雪覆蓋路面時,這些向下的箭頭給駕車的司機指示出公路的邊界,以免司機將車開出安全的邊際。蹣跚在投資林海雪原的蕓蕓眾生,我們各自的投資邊界警示牌又在哪里?
我覺得我們投資過程中的煩惱來自:我們不知道哪些基金是真正適合自己的,哪些是不適合的,所以心里沒底。一旦風吹草動,心里就恐懼。就連行情大好時,也經常引起恐慌。這是我們投資邊界模糊導致的!
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投資邊界!
我覺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問下自己:我真的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產品么?我持有的基金的投資策略是怎樣的?大跌時,該基金產品能否承受得住壓力呢?我有多大的把握能持有它到達牛市中后期?
這些問題并不容易回答。就讓我現身說法吧。
聲明:我只是且慢的普通用戶,因為信任且慢文化,所以耕耘于此。
上面是且慢基金的安心動盈。從基金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基金大約80%的資金投資債券,大約20%的資金投資指數基金。這是非常傳統的股債平衡策略。
持有他之前,我們需要明確他的優缺點。
優點:
- 行情低迷時,債券基金的收益可以覆蓋指數基金的虧損,而行情好轉時,指數基金的收益又可以提高基金組合的整體收益。
- 債券基金的風險比較小,在基金組合中占據絕對優勢,這讓整個基金組合的風險也降低了。
缺點:
- 收益不高(相對而言)。
持有安心動盈,我們要有明確的心理預期:
- 不能拿他與其他偏股型基金比短期收益,蘋果要跟蘋果比,橘子要跟橘子比,這樣才有意義。
- 這個基金產品走勢平穩,不會大起大落。
- 長期持有,他的年化收益也有10%,其實收益并不低。
最后,小結一下:
“投資邊界”,就是深入了解你持有的基金,像交友一樣問自己,是否長期交往?只有明確可以一起走到牛市中后期,這樣的基金才在你的投資邊界內!
如果按這個邏輯,是否意味著高風險的基金我們都不能持有?
不!我們可以通過資產配置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六個問題:如何資產配置?
簡言之,就是如何挑選基金產品,讓他們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資產配置將圍繞我們的投資信念展開。即堅持持有到牛市中后期。
這其實并不容易。我們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 行情大跌怎么辦?
- 亟需用錢怎么辦?
這兩個問題,本質上,就是我們如何配置不同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讓他們可以對沖風險,保護自己的心理底線不被擊破。另一方面,亟需用錢的時候,我們能明確知道贖回基金的順序,不至于自亂陣腳。
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先講一個周易的故事。(這也呼應了“財富管理,哲學先行”的主題)
- 簡言之,周易有64卦,但其實只有三卦。分別是乾卦,代表父卦;坤卦,代表母卦;其余62卦,代表子女卦。周易正如一個大家庭,有父母跟子女。周易這個大家庭經歷了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來到我們面前。
- 周易成功的秘訣有很多,我認為有一點值得我們借鑒:周易中父母占據了三分之二,可以說父母的意志,即乾坤的意志,就是周易大家庭的意志,是這個意志維系了周易的穩定性。
- 而乾坤,到了孔老夫子那,演變成陰陽。他們是事物的一體兩面,互斥也互補,誰都離不開誰。如果用馬來比喻,乾就是公馬,而坤就是母馬。為什么是馬,因為古人認為馬與龍都有剛健的精神,所以也就有了龍馬精神這個成語。
簡單介紹完,直截了當地說,我選擇的組合是:安心動盈、Earl二八輪動、低估值投資。姑且把這個大組合取名為“堅持到黎明”。
介紹Earl二八輪動跟安心動盈
先解釋下Earl二八輪動,這是張翼軫老師的得意之作,感謝張老師。
用我的話來解釋二八輪動,可能不夠準確,姑且班門弄斧吧。
- 假設股市的走勢存在最高點,那么可以簡單推導出,最高點左邊的股市走勢必然是上升趨勢,右邊是下降趨勢。這就衍生了兩類投資者,分別是左側投資者跟右側投資者。左側投資者會利用各種技術指標去判斷股市是否到達最高點。但因為股市變化莫測,這種判斷并不準確,這就有了右側投資者。他們關心的是,股市的下跌趨勢是否形成,如果形成,果斷逃離。關于股市最低點,與此類似,不贅述。
- Earl二八輪動的策略是每周五(或每周最后一個交易日)判斷最近四周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的漲幅,滿倉配置上漲較多的指數。若均下跌,則切換到貨幣基金躲避風險。
- 這個策略的歷史表現,可以從且慢基金中看到,長期來看,若市場依舊存在二八行情且大漲大跌,該策略有望獲取較好的回報。
看到這里,可能你就明白了。Earl二八輪動是一個追漲殺跌的”神器“,用戶不需要干涉,他自動解決了投資的八個問題:買什么?買多少?怎么買?何時買?賣什么?賣多少?怎么賣?何時賣?用一句話說清楚:滿倉買入最近四周滬深300跟中證500漲幅較大者,如果兩者都跌,滿倉買入貨幣基金。
與此同時,前面介紹的安心動盈組合,其20%的指數基金部分,也是采用二八輪動。簡言之,安心動盈是穩健版的Earl二八輪動。
借助周易來思考:安心動盈便是坤陰,而Earl二八輪動便是乾陽。他們都有一個質樸的邏輯,就是自動追漲殺跌。他們誰都離不開誰:投資者會嫌棄安心動盈收益太低,又會恐懼Earl二八輪動風險太大。但他們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彌補彼此的不足。具體是這樣的:
- 假設我們在行情大好時各買入100元,安心動盈中大約有20元的指數基金跟80元的債券型基金,Earl二八輪動中有100元的指數基金。此時,指數基金的占比約等于120/200,即約等于60%,同理,債券基金的占比約等于40%。如果你覺得風險太高,或者還可以接受更大一些的風險,你只要調整下買入安心動盈跟Earl二八輪動的比例即可,非常靈活。
- 假設我們在行情大跌時持有,那兩者都會轉換成貨幣基金,成功避坑。
- 假設遇到震蕩行情,此時二八輪動的優勢就不明顯了。此時我們還有債券基金的收益,可以對沖一部分的風險。
這里必須再提醒下大家,我們的投資信念:堅定持有到牛市中后期。安心動盈+Earl二八輪動這兩個組合的搭配,很大程度上讓我們的資產配置富有彈性。讓我們的勝算又增加了幾分。
介紹低估值投資
看到這,你可能會說,那持有安心動盈+Earl二八輪動就行了。
確實是可以的,但只有父母的家庭是沒有生機的,很難堅持。人性是好熱鬧的,我們要走到牛市中后期,就不能壓抑自己的人性,只能疏導。
如何疏導呢?
這得從人性說起。我在且慢中留過言:
人性是把雙刃劍,我們經常因為它而受傷,但如果利用得好,它可以轉換成非常大的精神力量。
安心動盈+Earl二八輪動雖好,但太單調。我們難免每天都會留意股市的漲跌。遇到行情不好,我們就忍不住要買買買,而低估值投資,就提供了一個比較可靠的機會窗口,讓我們買買買。我們上面提到過,投資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通過買買買,可以讓我們忘卻行情大跌帶來的短期痛處,這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關于低估值,我還是需要補充一下:
- 他不是萬能的,他只是提高了我們成功的勝算。
- 低估值投資,讓我們投資陌生領域時有了買賣的標準。
- 低估值投資讓我們更有效地做全球配置。這里需要科普下,投資納斯達克100、標普500指數,等同于配置了美元資產;投資H股指數、香港中小指數、恒生指數,等同于配置了港幣資產;投資德國DAX30指數時,等同于配置了歐元資產。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指數還會不斷開放,全球配置不是夢。感謝時代!
- 低估值投資,也變相幫我們解決了投資八問!用一句話解釋就是:便宜的時候買買買,貴的時候分批賣出。
小結
安心動盈+Earl二八輪動,充當著我投資組合中父母的角色,他們沉穩,默默無聞,但讓我的組合更加富有確定性。只要持有到牛市中后期,我就能穩穩的賺錢。
低估值投資,充當著我投資組合中子女的角色,他們一樣是不可或缺的。他們的存在,讓我的組合增加了活力,讓我更有動力去堅持。
明白了他們各自代表的使命,我們的投資邊界就越發清晰。
這樣就夠了么?
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個完整的理財模型。
第七個問題:如何構建自己的理財模型。
以我的理財模型為例
第一步,明確投資邊界。
假設我們有一個容器
接下來,我們就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產品,放進這個容器中。
這里要注意:
- 權重。還記得周易大家庭么?這個組合中,安心動盈是母,Earl二八輪動是父,他們的權重占了三分之二。具體操作時,我個人把安心動盈的比例調整到二分之一,Earl二八輪動的比例調整為四分之一,低估值投資的比例調整為四分之一。確保父母組合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二。
- 為什么如此刻意地強調權重問題?因為我們投資的信念:堅定持有到牛市中后期賣出,而不是只看到眼前的收益。只有讓確定性更高的父母權重足夠高,我們心里才更有底。
- 不要小瞧了安心動盈,如果能堅持持有,他的年化收益也可以有10%,很多投資者的年化收益可能也沒10%。
- 是否可以買入其他基金產品?肯定可以。但建議要控制好權重。
接下來,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急需用錢,不得已得動用投資賬戶的錢,該怎么辦?
我的做法是:
- 先犧牲母親,也就是安心動盈,因為他的風險系數低,贖回時賬面虧損的可能性不大(母性的偉大)。
- 如果還不夠,就犧牲父親,也就是Earl二八輪動,因為這個組合持有的基金,要么是滬深300,要么是中證500,要么是貨幣基金,贖回時,我們的心里壓力會小很多(低估值投資同時持有的基金比較多,我們就難以判斷該贖回誰)。
- 迫不得已,低估值投資部分也要贖回,沒關系。我們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一輩子那么長,我們還有機會重頭再來!
第二步,為我們的投資賬戶挖護城河
我必須反復強調我們的投資信念,只有這樣,才能理解此刻的復雜,其實是為了長遠的簡單。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很多時候我們身不由己。就連我們只是想讓資產平安到達牛市中后期這樣樸實的想法,也經常落空。
但辦法總比問題多。我們必須挖護城河!
第一道護城河:現金流/現金工具
- 我們必須留夠3-6個月的生活費當做應急資金。
- 當應急資金不夠時,我們可以適當適用現金類工具,比如信用卡、花唄、借唄、京東白條等。
第二道護城河:保險
- 保險是讓我們把自己承擔不起的風險轉移出去,我們不能排斥保險,但也別被保險牽著鼻子走。我覺得我們需要的保險有: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壽險。優先級逐漸降低。如果我們預算不夠,也得先購買一份高保額的意外險。
- 保險是轉嫁風險,讓我們的投資組成多了堅硬的鎧甲。
第三道護城河:家庭財商建設
投資是為了生活更美好。
這需要是全家人的共識,如果不被理解接納,過程也會特別痛苦。這需要長期的努力,慢慢來!
第三步,明確我們要如何執行
以我個人為例。
首先,我畢業那年就已經給自己配置了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壽險。這是我的第一道護城河。
其次,我預留了3個月的生活費,還有比較充分的現金類工具。這是我的第二道護城河。
第三,我會嚴格遵守紀律。
第四,我個人的生活習慣做保障:月底最后一天,我會把余額寶、銀行卡的錢按比例全部買入到基金產品中。從現金流預支部分生活費。15號發完工資,優先將預支的生活費補回到現金流中。這樣子,我每月的收入與支出,就很清晰明了。但了月底,繼續把余額寶、銀行卡的資金買入基金。循環往復。之所以我能樂在其中,因為我是延遲享受的那類人。
結束語
我們不要試圖去跟別人比較短期收益,也不要試圖去預測股市走勢。
我們要時刻銘記我們的初心:堅定持有到牛市中后期。那到了牛市中后期該怎么辦?其實我們的三個組合,都有自動賣出的機制,這個不需要我們操心。
我們只要堅信這個信念,就一定能賺錢,投資的過程對我們來說也就沒那么痛苦。我們投資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我們不需要也不用去冒險。
長路漫漫,可能我們會受到很多質疑,關鍵是要相信自己。或許有一天,你身邊的朋友因為投機行為而損失慘重時,你內心會格外寧靜。此時,也請幫幫他。
我們要感謝這個時代。是這個時代提供了我們最便利的投資渠道與最豐富的投資產品,我們才能討論投資。
最后,本文純粹是個人經驗總結,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相信自己,遵從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