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A來采訪一下大家,在上海生活的小伙伴們,每天早高峰坐地鐵是怎樣一種體驗?
“9號線,抬起腳想換個位置,發現腳連落回去的地方都沒有了!!!!!”
“8號線,人幸運地擠上去了!剛買的煎餅卻晚了一步... ”
“1號線,人好多,臉被擠在一個人的腋下,把頭轉向另外一邊,是另一個人的腋下,味道各有千秋... ?”
“9號線,誰坐誰知道,擠的脾氣都沒了,車廂都膨脹了,還有一次回家發現腳趾頭被踩出血,我已經徹底沒脾氣了!”
“2號線,下車時穿著高跟鞋,不知道是誰的!(我是男的~~)”
“7號線,被擠到門口,到站了,門一開,我直接飛了出去”
“有一次在人民廣場站等地鐵,從左側門被人潮推進去,從右側門被人潮擠出來。。。終于體會到了什么叫生無可戀!”
“1號線和2號線連著坐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上海地鐵到底哪條線最擁擠?其中哪幾站最擁擠?小A運用大數據的力量調研了,2016年X個工作日早高峰8點上海各條軌交進站人流總量。
從進站情況來看,人流量最多的是2號線,緊跟其后的是1號線和8號線。讓我們再來看一下上海2016年X個工作日早高峰8點的上海各條軌交的出站人流總量。
由圖可見,當日的各條軌道交通出站人流總量2號線遙遙領先,超過1號線近兩倍。據小A對同一日每條地鐵線的進出站人流量統計(已剔除旅游乘客)2號線名副其實成為上海X工作日早高峰8點進出站人流總量最多的一條地鐵線。
小伙伴們是否也正在好奇,上海地鐵哪幾站人流量最多呢?小A早就準備好了數據來解答。我們先來看看進站人流量最多的前10個站點。
莘莊站的進站人流量在早高峰8點時高達14000,這僅僅是一個小時哦。小A表示心疼從莘莊每天擠到公司通勤的小伙伴們。數據表明,在早高峰8點進站人流量最多的前10個站點中,80%來自上海市郊的進站點。近年來,上海郊區飛速發展,人口一直攀升。上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以來,生產型企業逐步向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區集中,大量外來新增就業人口向市郊城鄉結合部流動,而中心城區居住人口也逐步向郊區轉移。2010年黃浦、盧灣、長寧、靜安和虹口5個區人口均比“五普”(和2000年比較)減少,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黃浦區,減少四分之一。郊區人口增幅最大的是松江區。那么大量的通勤人口都去往哪里了呢?
我們可以發現地鐵通勤出站人流量最多的站點和上海的六大市級CBD:人民廣場CBD,南京路CBD,淮海路CBD,陸家嘴CBD,徐家匯CBD和虹橋CBD完美匹配。除此以外,某幾個站點雖然并不是上海目前炙手可熱的CBD,但是卻具有無限的潛能。其中漕河涇開發區,浦電路,金科路,漢中路等出站人流量也在前列;在外環周邊的迪斯尼,國際客運中心,金海路,七寶等站點人流量也不少。根據上海未來5-10年的城市規劃和發展藍圖,無論是建設新型社區還是辦公樓密集區,城郊都將成為熱點和焦點。
由圖顯示,軌道出站人數與商辦物業分布情況存在極高的吻合,唯獨金海路周邊擁有較大的商辦密集分布,但軌道交通的通勤目前存在巨大空白。
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周海旺:“預計到2030年,上海的常住人口為3000萬左右,在人口增長的過程中,郊縣將成人口增長重點,軌交沿線人口分布會逐漸增加,郊區新城的總人口有望接近500萬。未來20年,不光是新城,軌交沿線的重點城鎮也會得到很大的發展。”上海市區的持續可發展土地已經處于部分飽和和部分接近飽和的狀態,現有的CBD商圈會繼續優化。而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在市中心建造住宅樓的代價非常高。很多郊區板塊的興起,一是因為土地需求供不應求,二是因為都是受到原本就成熟的住宅區或商業區的輻射。隨著越來越多的居民向近郊遷徙,比起擠地鐵去上海的CBD上班,很多上班族更傾向于就近上班。張江高科就是很好的一個典范,隨著IT區域在那里的蓬勃發展,張江的樓市也跟著發展了起來,這是因為CBD的發展帶動大量通勤人口的涌入,而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就近通勤。這也是近三年郊區板塊房價漲幅較大,幾乎可以與市區房價漲幅比肩的原因。
以前上海就有一句俗語:東富西貴,南貧北窮。上海的東西線發展得早和快,后來2號線浦東方向的張江高科也是著名的IT公司集中辦公區域,最東面還有浦東機場,2號線可謂是貫穿整個上海的經濟動脈。可如今上海南北線也發展起來了,一號線是貫穿上海南北的主要線路,在徐家匯成為上海八大商圈之一后,大寧商業區也非常繁華,還有靠著陜西南路和黃陂南路的淮海路商圈,看起來南北線和東西線不分伯仲。
根據2015-2016年的土拍結果顯示,上海未來的建設規劃中潛力點較多,其中土地供應量最多的依次是青浦,臨港,閘北和南橋。除閘北以外,其余都在上海城郊。同時青浦與南橋未來將擁有較強軌道交通規劃,上海外圍郊區或新城的發展勢頭將愈發猛烈。
金海路的地理位置正好是上海城市發展軸和產業發展帶的交叉處,東臨迪斯尼,上海浦東機場,西靠上海陸家嘴,先天條件優越,想不被發展都難。再加上受到張江高科園和金橋保稅區的商業輻射,又有12號線直達,金海路是目前規劃建設商用樓最多的區域。沒想到吧?現在上網搜“金海路”可能出現最多是“黑車泛濫”的新聞,可是未來人家金海路可是要和“經濟”,“商圈”,“上海東邊繁華小town”等字眼掛鉤的。青浦板塊是規劃建設住宅樓最多的區域,將是未來重點的城市價值膨脹點。等上海的血脈-軌道交通聯動整座城市后,郊區與市區的距離會縮得更小。
城市中心上只角下只角的差別逐漸消失,但新的東富西貴南貧北窮的狀況將持續產生!
下面小A歡迎大家積極參與一個調查問卷。根據上海軌交發展的25年,帶動上海城市發展呈“東西”和“南北”十字型,那么未來當上海軌交鋪滿整座城市,你覺得上海的城市發展趨勢又會如何呢?歡迎大家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公眾號:SmartM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