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成都地攤火了、武漢夜市開了,久違的煙火氣,在各地逐漸升騰……
“地攤經濟”的回歸,幫助不少待業人員解決了燃眉之急。它不僅是保就業、保民生的暖心之舉,更是各地經濟復蘇的縮影。
南昌市西湖區的夜市一條街,不少商家一桌難求。有的店面一天的營業額,從擺攤前的8000多元,增長到30000余元,足足翻了兩番。
為何如此火爆?有些顧客說:“要一家一家吃,把之前沒吃的,都補回來。”
城管們很恍惚,之前清理擺攤,突然轉變為主動請你來!甚至,還有邀請攤販數量的KPI指標!
官方為何支持擺地攤?
南京在現有的3400個臨時攤點基礎上,再次增加134處1410個臨時外擺攤點,還充實了一些重要地段的夜間經濟配套。網傳,合肥城管組團去南京考察,學習南京城管的先進“地攤實踐”經驗。
從國家政策倡導,到地方落實,除了解決疫情后的就業問題。其實,官方早已發現地攤經濟的影響力。
2019年底,騰訊聯合瞭望智庫,發布了《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報告(2019)》。目前中國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商場每晚的銷售額超全天的50%。
尤其是餐飲業,更為明顯,重慶三分之二餐飲營業額,在夜間實現。夜市經濟已經成為提升城市活力、拉動中國發展的全新引擎。重慶、北京、長沙、青島、深圳、廣州、濟南、成都、西安、石家莊入圍中國夜經濟影響力TOP10城市。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去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發展夜間經濟,3年內建成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目標。各級政府出臺一系列的措施,鼓勵因地制宜發展夜間經濟,繁榮豐富‘夜游、夜娛、夜食、夜購’等消費業。
朋友圈里“擺攤吧,后浪”的消息,一浪高過一浪。有朋友問我,如何擺地攤,才能抓住這一波紅利。
產品定位
你可能發現了,各地古鎮的商業街,悄悄實現了全國統一,統一的商品,統一沒新意。
地攤,恐怕也將步后塵,統一的燒烤、啤酒、小龍蝦,混沌、水餃、燒餅……
再看看臺灣的夜市,有地方特色的蚵仔面線、蚵仔煎;有花生湯油條、芒果牛奶冰類的甜點……沒有獨特的定位,沒有差異化的產品,優勢不明顯,最后只剩下拼價格。
除了吃吃喝喝,還能做點什么呢?
有些國外的小城市,散落在老城區的街道里,同時數十場演出。約三五好友,茶余飯后去聽聽個人彈唱、樂隊演奏、三五人的話劇。
汽車電影院、夜間書店、小商品主題集市、新加坡夜間動物園……除了吃喝,還可以豐富文化生活。
定位,要從一個產品開始,確保產品在客戶頭腦里,占據一個有價值的地位。
數萬個擺攤大軍的加入,段子手也沒落下。白酒、理財產品、招聘、律師……各行各業的腦洞,朋友圈里還有很多。如果沒有你所在的行業,請把你的腦洞,分享在留言區,期待看到你的特色攤位。
取個好名字
幾乎每一個初到臺灣旅行的人,都會去夜市打個卡,通常會首選士林夜市。玩抖音的朋友,還記得曼谷火車頭夜市的網紅“水果西施”嗎?
臺灣旅游推薦中的十大夜市,排名第一是臺北的士林夜市。饒河街夜市不在榜單,但去過的人,你會發現本地人更多,美食更多。好名字,成就了士林夜市的繁華和名聲遠播。
地攤,還是叫夜市?南京鴨血粉絲,還是叫“難忘鴨血粉絲”?
一個有特色、瑯瑯上口的好名字,是成功的開端。
渠道
兩年前,麗江“石榴哥”火了,英語老師擺攤賣石榴,有些人不遠千里去看他。
飛往泰國,花100元買杯果冰,有人只為和水果西施合影。
擺攤賣貨,要有獨門絕招。
在你的城市,允許擺攤的地方,你會去哪兒擺呢?
大概率,你會選擇人流量大的地方,比如,你家附近的地鐵口、商場門口的廣場。
因為人流量大的地方,稱之為旺鋪。擺攤靠的是地段,而地段帶來的是流量。
如果石榴哥擺攤不是在麗江,而是雅魯藏布江,那可能是行為藝術。
促銷
去你們家門口的小飯店,通常價廉物美,童叟無欺;如果去希臘圣托里尼的小飯店,很有可能吃一頓天價海鮮。
價格,取決于商家與客戶的博弈次數。在同一地段,大概率是老客戶生意,合理的定價,會員的折扣,把單次博弈變成重復博弈,是最佳策略。
在固定的區域,醒目的招牌,碩大的海報:滿30送5元,滿50送10元現金券……你還可以和隔壁攤老王家,來個異業聯盟,滿100送老王美發券一張。
寫在最后的話
去年,豬肉,你錯過了
2月,口罩,你錯過了
5月,頭盔,你又錯過了
如今,地攤,不要再錯過了
這波擺攤紅利來襲,你相信你能成為后浪嗎?
反正,我思考良久,如果我去擺攤,不知道會不會開張,但我相信肯定會刺激經濟。
我還是踏踏實實為你們做好服務,輸出好內容,用口碑來贏得你們的信任吧。
但對你來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畢竟,馬云擺過攤,宗慶后也擺過攤。
擺攤吧,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