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遠方行者無疆——是我選取筆名,人生在世所追求的不過是:讀奇書做奇事尋奇友做個奇男子!心向遠方,行走的腳步就不會停留,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現在的社會其實不浮躁,而是充滿了壓抑,欲望交織;很多人,很多事,很無奈;在鋼筋與混凝土中,一大批人隨波逐流,無所適從,而我也是其中不安分的一員,我常常在萬家燈火中瞭望這個城市,陌生是我的第一感官,難道我就這樣過完我的一生?——是自我斗爭蒼白話語。這不是我的雞湯文,而是實實在在的寫實,一個農村孩子,父母常年身體不好,兒時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知世事深淺,身上有一股傲氣——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也常懷憂國憂民之志自詡社會有志青年。想起剛入大學的自負,大四一找工作就跌的頭破血流,深深的感受到我對于這個生活了4年的Z市這么陌生,我是這么孤寂。原來不是說有志青年就可以叱咤風云,在叱咤風云之前要先填飽肚子,身邊的同學買房了,買車了,結婚了,出國了,而自己每月發工資的一天是還賬日,我試問是我不努力嗎,不是,先天出身階層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一個拆二代、富二代,城幾代的階層棱角分明的在哪里高高在上,而我在最底層仰望著生活,靠一個本科是拉不進我們的距離,學歷更像是一個階梯,讓我再向上攀爬追趕他們的時候有了著力點,就算是一個985又能算什么,況且我只是一個211,讀完211我發現我什么也不是也算是我的一個收獲。我要做的是通過我這一輩的奮斗,讓自己的孩子可以抬起高傲的頭顱,過一點理想的生活,偶爾可以任性,可以感性認知這座城市,可以和這座城市的人平等的坐下喝杯咖啡,這就是我這輩人的責任,試想我很多兒時的同伴,早早輟學,早早結婚生子,擔負起了養家糊口的重任,其實是把這個奮斗過程扔給了下一代,相信絕大多數人的下一輩也要想我一樣在這樣一個舉目無親的城市拼搏奮斗,深一腳淺一腳的奔走,最無奈的是,還未身佩寶劍,出門便已是江湖。
我并沒有表達讀書無用論,而我所經歷的深刻揭示了橫亙在我與理想、同學間的深深鴻溝,社會是有一絲割裂的,我們這些小眾可以劃分很多很多,有車的,沒車的;有房的,沒房的;有錢的,沒錢的;有權的,被管理的;有女朋友的,自己擼的……這些話不是我遭遇到挫折后有感而發,自始至終我們大部分都生活在最底層,只是社會發展了,物質豐富惠及大眾。我們常說:今天比昨天好是指昨天有限的物質,今天過剩而恩澤大眾,而有限的物質始終是階級劃分標準,比如房子,票子,從而產生了優越感。我依稀記得父親騎著自行車滿路的一塊錢,五毛錢的借,終于在校門口湊足我小學一年級學費(15元)的歷程;而今天我們不用這么借就說明我們生活更好了嗎?其實不然,只是有限的物質轉換存在形式,您看拿著那阿爸阿媽一輩子血汗,而背負著房債大山卻喜笑顏開的汗流浹背的趕著公交的上班族。放下了幾座大山,卻又不知不覺背上新的大山,或許這就是社會螺旋上升發展的過程。
我并不否定社會,不否定發展;相反我很感恩,我受這個社會恩惠也很多,只是有些時候某些地域,某些時候社會物質分布不均,比較辣眼。本科畢業,去了還好的企業,每月按時上班領薪,日子得過且過,或許我以后的日子就是要借錢付首付,還貸,結婚,養家,被生活磨合的沒有棱角,成為一塊圓潤的石頭。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常常捫心自問,夜深卻不靜,心事總莫名,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到不了的詩和遠方。此情此景想必是大多數人的寫照,給這種無奈蒙上蒼涼,像一杯隔夜的茶,你我碰杯,蒙頭干下。其實你我心中是有那么一絲不甘的,天生我才,怎么能這樣過完我的一生。我們要做一個沒有疆域的行者,心向遠方,去讀奇書做奇事尋奇友做個奇男子。
往昔是時代的記憶,回味是上天回饋的饕餮大餐;您是否也有不安分的心,奮斗后的痛,請寫下您的過往,自我做傳,交流共進,您就是哪個奇友?無論昨天怎樣,今天壓抑,明天如何?我愿您我合筆入蓋的剎那,有著俠客收劍入鞘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