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薄荷閱讀第44期進階商業創新課程開班,到今天是第97天。趁著課程尾聲總結下這段時間的感受,除了讓自己更有收獲,還有一點也是為了支持肉老師的工作,哈哈哈!
書籍
先來說說這次的書籍。我們這一期課程有兩本英文原版書:《從0到1》和《精益創業》。兩本書講的都是商業創新,一本側重于顛覆性創新,一本側重于跟隨式精益創新。11月25日,在我們開始第2本書的時候,有小伙伴提出疑惑,覺得“這兩本書似乎在唱反調,第一本書似乎說的錯誤教條都在第二本書里認為是好的”。我還專門總結了自己的想法,發到了知識星球。
《從0到1》是說要做顛覆性創新,做到至少10倍的好,才能形成獨特的價值,創造壟斷收益。這本書里提到的那些反面例子其實是針對想要獲得壟斷收益但是卻無法提供相應的價值的企業。《從0到1》告訴我們不要自以為是的創業。
而《精益創業》似乎前提是已經確定了要創業,但是要如果要確保企業是有價值的,它要從一個初創企業走成一個大公司,要真正走向成功,一定要注意精益生產,敏捷開發。還有敏捷開發只是為了避免生產出浪費資源做市場不需要的產品,先做MVP,并不是說想要靠這個來做顛覆性創新吧。
個人認為,針對性還是不同的。不過《精益創業》的看法只是建立在今天第一天看導言基礎上,以后繼續更新自己的感受。
如果放到品牌類比上來,就像是要做一個一炮走紅的品牌還是要做匠心經營的品牌,這是一個問題。
《從0到1》30多天就讀完了,不算厚的一本書。作者翻來覆去的說“要做顛覆性創新,做別人從來沒做過的事,找到別人不說的秘密,走別人看不到的隱藏路徑,然后把基礎夯實”。
而《精益創業》作者埃里克強調,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所有沒有引出可驗證認知的投入都是浪費。企業必須在一開始用MVP驗證信念飛躍假設,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是價值假設和增長假設。企業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構建MVP,縮短”開發-測量-認知“循環。在作者眼里,精益創業系統適用于任何處于初創期或者類創業階段的企業/機構/產品開發,哪怕是政府機構,只要它的某個職能部門是屬于初創階段,同樣適用。
我邊讀書,邊對應自己在做的產品和周圍發生的商業問題,邊思考,這些內容應該會在現在及之后的產品開發中得到應用,感恩自己選了這門課,感恩薄荷這門課選了這兩本書。
老師
再來說說我們的班主任肉老師。最初報名到開班,肉老師幾乎沒有任何動靜,那時候我在想,不知道班主任什么時候會來聯系我。后來薄荷閱讀10月開始,肉老師就開始敬業的每天從早忙到晚,在群里和大家互動,發布各種背景知識,組織各種小活動等等。而且他隔一段時間,就會做一個新的嘗試,而且是“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的嘗試,以至于一周幾乎每天都有小欄目在群里進行,比如周三“我們都是文化人”的文化普及專欄,還有聽力練習、臺詞翻譯這樣的連續活動,隔一段時間還要做薄荷要求的總結小活動,課程每一部分結束老師還要做總結,并且號召大家一起做總結。
我們班從一開始只有豬古力同學回答老師的每日思考題,到后來有好幾位同學參與互動,再后來的雙旦跨年明信片制作——臺詞翻譯活動,每天參與的有將近100人,感覺一定是肉老師敬業招來大家的喜愛。群里的同學們經常夸肉老師敬業負責,有時候晚上不小心睡著沒發思考題,第2天還會默默地繼續公布思考答案,忘記幾天之后,肉老師就幾乎再沒落下過,真是超棒的!
小伙伴
我們班上有一位豬古力同學,從第一天到現在,每天堅持寫“每日思考”的回答(肉老師戲稱“每日一答”),她的文筆風趣有內涵,給全班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棒。
因為豬古力同學的堅持,加上我財商力課程結束騰出了時間,我也開始加入到大家的討論中去。再后來,參與討論的伙伴越來越多,我們班的氛圍越來越好。(悄悄告訴你,我們班還有因為薄荷而結緣的情侶,堅持讀書好幾期了呢)
參與與輸出
10月19日薄荷開班的時候,正趕上財商課要開始,還有周更進行中,那段時間一下好多事,為了讓自己平穩的度過那段慌亂的時光,我把薄荷閱讀定位成每天不落下進度,但是不對群內互動做要求(因為我是互動控,如果不有意識的控制,我可能又會和大家聊起來)。事實證明我做到了。
等有時間之后,我開始慢慢加入到互動中去,后期還參加了好幾期肉老師組織的活動,拿到了兩次活動的獎品,今天剛收到跨年明信片,開心!
為了讓自己不是讀過就算了,我從第5天開始用一句話總結當天讀書內容,第20天開始用英文總結,第39天開始每天雙語總結,最近幾天又恢復了純英文總結,寫到今天是第97天(中間有幾天偷懶沒有寫,嘿嘿)。
總的來說,這次課程的收獲不少:課程和書目、老師和小伙伴們,都讓我體會到匠心之美,棒棒的!有個很有趣的現象,雖然我每天在讀英文書而且寫著總結,但是我還自以為自己有好久沒讀書了,可能是沒有習慣將讀電子書等同于讀書吧,哈哈~
2019,繼續加油,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