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們都說凡事都要有意義,這其中的意義,對個人和他人來說各有不同,但就是因為這些意義的出現,造成了人與人的千差萬別。
廣義上來講,意義包含了很多方面,意向、意思、意圖、認識、知識、價值、觀念等等,我們所說的意義都是這些方面的其中一個。
比如學習這個事情,在學生看來就是每天、每周、每月、每學期要學一些東西并拿來考試,學生在校園接觸不到具體的實業,那么學到的知識也只是在理論層面,要說理解真是有點牽強,我覺得那頂多是死記硬背。殊不知此學習非彼學習。理論知識是死的,但我們運用知識的能力才是活的。學習的意義在于發現真理。一路走來,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這九門功課,其實我喜歡的并不多,即使喜歡,很大原因是因為那門功課對我來說比較簡單,容易掌握。可其他功課也為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做了很大的貢獻。為什么理科好的人邏輯推理能力要更強一些?為什么文科好的人要更文藝一些?我覺得在學習和運用這些知識的過程中,這些知識也會相應地幫助塑造我們的個性和風格,并與我們本身融為一體。所以人們才說,“知識就是力量”吧。
再如打籃球這個事情,場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很簡單,看一個人的語言神態動作,就可以看到他的內心。有的人打球為了鍛煉,有的打球為了贏球,有的人打球為了學習,有的打球是因為周圍人都打球,可打得好的往往是那些真正熱愛籃球,熟悉籃球精神的人。這種人一開始打得不好,但他們不會失去這份熱愛,而后便開始學習、鉆研各種教學視頻和精彩集錦,想著怎么才能做得更好,繼而進步越來越大,直到讓自己滿意。在這項運動中,我不僅參透了打球的意義,更是從打球延伸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事的同時想不通這到底有什么意義,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終究會撥云見日,找到答案。從開始認真打球的那一刻,我就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