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舊 茶
新茶還沒有下來,遙遙的看屏幕上打的明前茶廣告,盈綠養眼,青翠可人。加上拍攝的茶芽俏立春風,一副善解風情的樣子,誘惑之力不小。可是養眼又養不了口,徒然增加欲念,讓人急火攻心,只能熱切盼望。
可這盼望又似乎沒半點辦法,望梅止渴只能更添火氣,只好翻去歲留下的明前龍井殘末下火。朋友問烏牛早難道不行,多少也能解渴。怕烏牛早倒了心情啊,烏牛早茶氣里有一股去不掉的青草味,毀了舌頭上對龍井的期望是大事兒。外形上雖有相似,但龍井翹長挺拔,相對于烏牛早的短粗自然要更惹人喜歡。聽說有一年因為倒春寒的緣故,許多茶客只能以烏牛早充饑,聊以自慰,真是讓人無言。明前的茶怕冷怕寒怕雨,芽頭嬌嫩之至,一遇惡劣天氣,瞬間傷去。可一年之中,綠茶不能嘗一口明前的龍井,一想起了,難免覺得遺憾。我貪口欲,下拔舌地獄也是以后的事兒,且能以先飲為快吧。讓我喝青草味的烏牛早,只會讓我更想念形也俊美,味也甜爽,且有絲絲豆花香的龍井。
不過說到香,有對茶有研究的人的話更多。烏牛早的青草味夾在茶氣中略厚略濁,香氣低一些,有個名兒叫做板栗香。而龍井茶外形俊俏色澤偏黃,因為明前茶飽含氨基酸,茶多酚,茶氣更高,且清雅,口感醇甜,這撲鼻的香叫豆花香。烏牛早上市確實早,補了冬去春來的空隙也,占了先機。龍井晚月余,卻還要時時注意倒春寒。如果下了幾場連綿的雨,難免也影響茶香,真是讓人操心。但若采茶前有幾天的好陽光,這明前的龍井定會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得之于心應之于口,天地佳物,如何不讓人喜歡?
想來做綠茶的茶人最為不易。且不說氣候外因影響,采摘時間的要求極嚴。光是保存,就吃了大虧甚多。做普洱,黑茶怎么存放,把時光折疊進茶里,那叫飽經滄桑,愈顯貴重。黑茶被時光發酵,還能自帶金花,更添身價。可這綠茶喝就一個“鮮”字,哪里經得起時光的摧殘?
越說越多,雖無新茶沁脾,那就選舊物填下欲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