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慌慌
突然發現,上班后自己的私人空間越來越少,越來越窄。
你不敢打開你的微信聊天框,也不敢肆無忌憚的拿出手機刷微博,因為總是覺得有人在看著你。作為一個新人,你謹小慎微,你猶如驚弓之鳥一般,一點點的異動會在你的心中留下陣陣漣漪。你不敢有情緒,也不配有情緒,明明不開心的你、明明很委屈的你還是上揚嘴角,微笑著面對身邊的他們。
但是,有一個好地方是廁所。在那里你可以盡情地發泄,別人也不知道是誰。你可以哭,可以思考人生,可以面壁思過,那是屬于你的空間。前兩天,我發了一條朋友圈“原來上班后,最好的地方是廁所”。有個朋友在朋友圈下面留言說,“我每次困了就去廁所睡一覺。”當時同在廁所反省的自己突然想到,那些個風華正茂、斗志昂揚的少年都去哪兒了?不至于剛入社會就被社會磨平了棱角?
還有一個地方是長長的、昏暗的,還有微黃路燈的馬路。被所有人都公有的馬路上,筆直,綿延,空曠。站在那里,你會覺得這都是屬于我的空間。想哭想笑都是你的自由,只要你不介意匆匆行走的路人投來的異樣眼光。這個我試過,站在馬路邊,眼淚如洪流一般噴薄而出。路邊的行人總會向你投來懷有不同感情的眼光:有表示疑問的--“這女孩子怎么在路邊哭得那么慘”;有鄙夷的--“大馬路上,一個女孩子站那兒哭,知不知道丑啊”;還有漠不關心的,徑直走過。不論是什么樣的行人我都不在乎,我站在馬路邊哭反正沒有吃你家大米。
以前,總是覺得眼淚是弱者的表現。而我,不愿意承認自己是弱者。所以,在讀書的時候只要沒有讓我氣急敗壞、讓我受盡委屈我一般選擇隱忍和選擇失憶。但是,現在這一招好像不適用了。所有的人都在指導你在做事情,告訴你怎么做事情。就像邯鄲學步一樣,癡迷于別人走路的樣子,自己最終卻連路都不會走了。只不過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邯鄲學步的主人公是主動導致了壞結果,而我是被動,讓自己走向自己不喜歡的方向和厭惡的方向。你會發現當你一直引以為傲的東西,你最擅長的東西不會了的時候,那是一種痛心疾首和扼腕嘆息。
這段時間,情緒都很down。所以我選擇在廁所和馬路上發泄了我的情緒,邊打電話邊哭。朋友說,“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就說,憋在心里,會憋壞的。”好像也是,如果哪一天我真的憋出了抑郁癥,好像世界也不會為此停止轉動吧。
馬路邊,電話,哭泣還有冷靜分析,我不愿意讓別人說我是因為能力不夠或者讓自己滿受委屈委屈的離開這里。更何況,經常有句雞湯說“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誰不是一邊說著不想干了,又一邊上著班呢?”轉念想想,我現在好像還沒有遇到什么比竇娥還冤,需要六月飛雪的事情吧。至少,我現在還是專業人做著專業事,盡管分擔了一部分職責所外的事情。我還是應該感到慶幸和安慰。而且,在我身邊還有可愛又可嫌的老大,告訴我很多我職場上面的事情,讓我知道作為一個職場老司機應該是什么樣的。至少,還有人在告訴你怎么做事,怎么為人處事,怎么調整心態還有怎么處理個人問題。
用一句很通俗的話結尾,那些殺不死我的,終將讓我變得強大。而我,不能變得那么堅強,但是至少我可以不那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