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取修辭:通過截取詞語中的部分字詞進行表意,兼具靈活性和創新性,能夠打破詞語的完整性,利用局部字詞構建新意。諧音斷取是運用諧音手段轉換字詞含義,然后進行語意斷取,具有撲朔迷離的藏趣。
(1)檳榔一去,已過半夏,豈不當歸耶?誰使君子,效寄生纏繞它枝,令故園芍藥花無主矣。妾仰觀天南星,下視忍冬藤,盼不見白芷書;茹不盡黃連苦!古詩云:豆蔻不消心頭恨,丁香空結雨中愁。奈何!奈何!紅娘子一別,桂枝香已凋謝矣!幾思菊花茂盛,欲歸紫苑。奈常山路遠,滑石難行,姑待從容耳!卿勿使急性子,罵我曰蒼耳子。明春紅花開時,吾與馬勃、杜仲結伴返鄉,至時有金銀相贈也。(褚人荻《堅瓠集》)【明朝名醫李時珍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頗有文才。有一年,李時珍外出尋訪名師,在外面生活了五個月,在這期間。李時珍的夫人曾經給他寫了一封別致的“中藥情書”:“檳榔一去。已過半夏,豈不當歸耶?誰使君子,效寄生草纏繞他枝。令故園芍藥花無主矣。妾仰觀天南星,下視忍冬藤,盼不見白芷書,茹不盡黃連苦!古詩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結雨中愁。’奈何!奈何!”在這封情書中,檳榔、半夏、當歸、使君子、寄生草、芍藥、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黃連、豆蔻、丁香都是中藥。李時珍的夫人采用連綴寫法,把中藥的名字串聯起來,表達了自己對夫君李時珍的思念之情。李時珍看了夫人的情書,感慨萬千,心中也油然生起對夫人的思念之情。他立刻回信寫道:“紅娘子一別,桂枝香已凋謝矣!幾思菊花茂盛,欲歸紫菀。奈常山路遠,滑石難行,姑待從容耳!卿勿使急性子,罵我日蒼耳子。明春紅花開時,吾與馬勃、杜仲結伴返鄉。至時有金相贈也。”李時珍的情書中寫的紅娘子、桂枝、菊花、紫菀、常山、滑石、從容、急性子、蒼耳子、紅花、馬勃、杜仲也是中藥。李時珍的回信寫得文辭纖巧,語意纏綿,傾吐了夫妻間深切的相思之情。有趣的是,李時珍在信中寫的“紅娘子”這種中藥與“妻子”雙關,非常別致。李時珍和夫人的兩封情書巧用了二十四味中藥名串聯成篇。毫不牽強,妙趣天成,讀來情趣無限。。前一則開頭的一味中藥名“檳榔”是斷取,取“榔”棄“檳”,“榔”諧“郎”。后一則中藥名“紅娘子”也是斷取,取“娘子”棄“紅”。諧音斷取撲朔迷離的藏趣,由此可見一斑。】
(2)李時珍家鄉在湖北蘄春縣,這里有個縣令橫行霸道,魚肉百姓。縣令想要延年益壽,特叫李時珍為他開補藥。李時珍稍思片刻,揮筆寫道:柏子仁三錢,木瓜二錢,官桂三錢,柴胡三錢,益智二錢,附子三錢,八角二錢,人參一錢,臺烏三錢,上黨三錢,山藥二錢。寫罷,李時珍拂袖而去。縣令忙派人去按方抓藥。那人頗通文墨,便把單方的奧秘告訴縣令。原來這是一個藏頭藥方,意為:“柏木棺材一副,八人抬上山。”那貪官一聽,氣得連連跺腳。(《李時珍抓藥》)【文中的藏頭藥方,是運用諧音斷取與鑲嵌手法結合制作而成。十一個字斷取于十一個藥名的首字。其中“柴”“材”、“益”“一”、“附”“副”、“臺”“抬”詣音。語意撲朔迷離,啟發想象,引人興趣。充分表現出作者的機智、敏捷,和鮮明的愛憎。】
(3)楊團長又長長地噓了一口氣,突然提高聲音說:“你這小鬼,怎么硬要打爛(破)沙鍋問到底?”(馮德英《朝陽花》)【“打爛砂鍋問到底”是一句歇后語,其中,“爛”通常寫作“破”,“問”原是“紋”,二字諧音。從語境看,“打破砂鍋”與全文語意無關,斷取后只能留下“紋(問)到底”表意。但是作為歇后語,“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語義是固定的,有人稱這是斷取造語的結果,而這個歇后語的運用正還原和再現了斷取修辭的過程。】
(4)村莊附近的土地,本來都是上等好地,但沒有人精心管理,任豬羊雞鴨糟踐,打不下糧食。歌謠說:“黑馬團(豬)白馬團(羊),后面跟著機槍連(雞群),豬拱、羊啃、雞子叼,麥苗沒有地皮高,種一葫蘆打半瓢。”【“機槍連”只取“機”和“連”,“機”諧“雞”,“連”和前面的“團”一樣都是比喻,形容數量多,是一種借助諧音手法的斷取形式。】
(5)“……月月給你工資,可就是不讓你工作,不讓你搞自己的業務,不讓你出力。”“這,這……”趙守理激動得結巴起來,“這也是活,活埋呀!”“這叫九九五四部隊!”“怎么講?”“久久無事唄!”李志豪笑了起來,趙守理想笑,卻流出了眼淚。(王蒙《友人和煙》)【運用斷取手法從“九九五四部隊”中截取“九九五四”,又諧音為“久久無事”,曲折、隱晦地表現了李志豪長期賦閑家中的沉痛感情。斷取所帶有的自嘲色彩,將人物的心態刻畫得入木三分,更能激起讀者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