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北辰的第一節寫作課,跟大家聊了寫作對于他本人的意義:寫作是有效的輸出方式,最具傳播價值、最有杠桿效應的一種方式,寫作有很大的邊際傳播效應,可以建設有效人脈,可以帶來很好的收入,可以獲得更好的工作崗位,可以愉悅自己,可以……
留下了作業,讓參加寫作課的同學們,認真思考,寫作對于自己有什么意義。
寫作之于我,究竟有什么意義呢?我認真地思考了,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讓自己的思考更深入,更有邏輯
說和寫同是表達方式,說明白,與寫明白,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當我們說的時候,按“55387”定律,溝通中的肢體語言占了55%,語音語調占38%,而之于說的內容只占了溝通的7%。而寫下了,寫得讓別人明白,內容就是全部,100%,因為沒有其他可以輔助讓人明白的了。
寫是一種有效的輸出,檢驗自己對這個道理是否理解了,對這本書是否看明白了,通過寫,寫這本書說了什么,只有這樣,才能讓看到的以為自己已經明白的知識真正為自己所掌握。
所以,寫作對于我的意義,第一點是讓我更深入地更有邏輯地思考。
第二、寫作能讓我回看當初。
經歷過了,當時可能很有感觸,但沒有記錄下了,感觸就是當時那一陣子,過后,會被流逝的時間沖走,只有記錄下來了,才有機會回看,才有機會成為讓自己觸類旁通,解決類似問題的契機。就在敲擊鍵盤的這個當下,我慶幸自己已經開始記錄,記錄下那些當下很有感觸的事件以及自己的感觸。
第三,鍛煉自己換位思考的能力,給自己的職場加分。
寫文章,要寫得讓別人明白,在職場中,就要考慮如何寫,才能讓看的人更容易接受,別人的接受點在哪,我的需求點在哪,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當然,如果我寫得足夠好,當然希望能早日成為像師北辰老師這樣,通過寫作給自己帶來更豐富的收入,更有效的人脈,更精彩的未來!